第(1/3)页 书接上文: 话说电视剧虽然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可实际上社会上还是有部分人对此不怎么感兴趣的。 而在这些人之中,当要属各个领域的研究学者为最。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有时候真的看不下去。 这就好像一个开车多年的老司机,怎么也看不惯各种奇葩辣眼的车祸场面一样。 只是这些专家学者自己不看,却奈不住家人喜欢。 所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在瞟了两眼之后就忍不住退场了。 但这一次茶余饭后消遣的电视剧,却让相当一批文科类专家入坑了。 一开始他们还只是受家人的影响,被动的看了两眼。 可是看着看着,他们自己也慢慢上瘾了。 无论是讲究到极致的宋代民俗风貌,还是还原程度极高的斗茶场面,都让他们有种看纪录片的感觉。 甚至某些场景,总是能让他们联想到某些宋代古画。 与此相比,赵盼儿的“茶百戏”展示与宋引章的横弹琵琶都算是小意思了。 当然,最让观众们感慨的还是那无处不在的细节。 每当他们从一段剧情中脱离之后,总会被各种宋代风貌吸引。 然后就像看“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就算是过渡镜头也看得滋滋有味。 最离谱的是,竟然真有人按照《梦华录》中的菜名去饭店点菜。 于是一时间不知道让多少老师傅翻车。 一开始那些大厨听说是古装剧的菜名,还以为他们是来砸场子的。 但是当这些乐子人将剧中讲过的个别名菜的做法复述了一遍之后,倒是让大厨有些拿不准了。 虽然开封菜乃“八大菜系之母”这句话很多厨子都不认。 可因为地理位置原因,自古至今开封确实是天下交汇之处。 因此很多菜系中或多或少都能看见开封菜的影子。 如此一来,倒是让饭店老板尴尬了。 尤其是开封本地的某些百年老店,几乎有一个算一个的都在怀疑人生。 因为《梦华录》中的开封名菜,有一大半他们都不会做。 还有一小部分,则属于听说过没见过。 当然,像这种去饭店“砸场子”的乐子人终究还是少数。 甚至连韩莉听说之后,在为这些乐子人的想法惊叹之余,都暗自后悔没有和饭店搞一个联名营销活动。 不过即便是如此,这次《梦华录》的营销也已经让圈内同行惊叹不已了。 毕竟除了一些联名奶茶之外,韩莉还和几家化妆品公司,搞了一个什么联名化妆品。 什么古法胭脂盒、宋代香薰之类的联名香囊饰品,那是一套接着一套。 于是一来二去的,这届追剧的小姐姐们就幸福了。 喝着赵盼儿独创的“紫苏饮子”吃着三娘拿手的“梨条桃圈”和“碧涧豆儿糕”。 手中说不定还拿着赵盼儿同款的团扇在把玩着。 突出的就是一个沉浸式的观剧! 且不说这些联名商品为周易带来了多少利润。 单单就是这宣传效果就已经让一个圈内同行羡慕不已了。 毕竟那些奶茶巨头、糕点巨头就算是为了销售数据着想都会自发宣传的。 可以说这一波周易只是起了个头,其他的都是蹭来的宣传广告。 但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梦华录》却是实实在在成为了2016年的第一部爆款剧。 即便这部剧是在网上播出的,却依旧在社会上掀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简单来说,就是破圈了。 而这种影响力即便是在以往的爆款剧之中都是不多见的! 不过正当华测影视等电视剧公司以为这就是极限的时候,不想后续的发展却亮瞎了他们的眼。 …… 随着《梦华录》播出过半,一些专家学者而已忍不住在网上或媒体上发文。 从各个方面开始解析起《梦华录》这部剧来。 这其中有研究古代民俗专家,也有专门研究宋史的学者。 甚至还有不少古汉语语言的爱好者也夹杂其中,讨论剧中对“宋词”的吟诵的好坏。 有些人认为剧组复原的十分到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