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孙栋梁叹了口气,邱涌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当姜先生出场的时候,这个结果差不多就明牌了。 倒是孙家光院士还好,他已经和许青山交换了联系方式,约许青山有空去他的实验中心帮帮忙,参观参观。 至于那些坐在餐桌上的学长学姐们,那几个华清学姐看着许青山的眼神有些幽怨和不舍。 这样的帅学弟,让给了京大那帮小贱人,真让人不爽。 “不过.” 许青山又开了口。 让在场的人又把心提了起来。 难道许青山还要变卦? “姜先生。” 许青山还握着姜柏驹的手。 “如果我希望自己能够先打好理论基础,然后在拓展理论边缘的基础上,去更多地把自己的学术理论转化成为应用实践,那是不是我再京大打好基础,在华清进行实践,会更合适,能够最大化地产出?” “是这样的。” 姜老先生点了点头。 他此时的答案并不带任何立场。 邱涌捕捉到了这个信号。 那是否代表着,华清虽然拥有不了许青山的本科,但是可以拥有许青山的研究生阶段? 那对于学术领域来说,可是比本科阶段更重要的啊! 邱涌又开始兴奋了。 “那” 许青山再度看向了邱涌和孙家光院士他们,开口问道。 “邱院长,你看我们,要不各取所需?” 许青山试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这里还有京大的老师在,但他却并不觉得尴尬,因为谈判谈判,本身就是要借着现在这样的局面和场景,来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的。 “详细说说。” 邱涌点了点头。 他们现在也不急着走。 如果能够争取到跟许青山签一份研究生优先选择协议,那其实也不是不行。 毕竟。 众所周知。 正常人在本科阶段都是学习,到了研究生阶段开始产出一些学术垃圾,到了研究生阶段结束了才开始生产学术成品。 虽然许青山不是普通人。 但许青山在本科期间又能写多少论文啊? 要是真能让许青山研究生阶段进入华清,带着在北大的积累。 那到时候,影响因子、期刊数量、影响力、重要性,都不可同日而语。 这么一想,虽然没签到许青山,但是好像也没有输! 京大赢在现在,我们赢在未来! 许青山得到了邱涌的准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让新城去华清学习,最好是能由邱院长带着。” 许青山提到了一直没吱声的叶新城。 他是真打算手把手将自己这个好兄弟硬生生地送上通天途。 华清未来校长的弟子。 这样的头衔,还算不上通天途么? 邱涌闻言,看了看叶新城。 “我会私下对叶同学测试一下,只要能通过,我会好好带他。” 能跟许青山混在一起这么好,还能加分,还能上华清和京大的分数,应该资质也不会差吧? 邱涌觉得这完全是自己血赚。 “没问题。” “然后我本科期间会在京大进行理论基础研究,但是有相关的应用产出,或者是材料方面的研究,我会和新城一起做,到时候,那方面的应用成果归新城,理论成果归我。” 许青山这话。 就是明目张胆地给叶新城作弊。 学术成果归叶新城,就是应用成果给华清,而理论成果归京大。 在场的人脸色都是微变。 许青山可暂时还没有表现出全能学术的能力,这么说话,是否有些太过于狂妄? 不过这种念头也就一瞬。 看看现在在场的这个阵容。 许青山他就算是没有这个能力,他也得有啊! “至于之后。” 许青山沉吟片刻。 “我会尽可能快地完成我的本科学业,到时候研究生阶段,应该可以同时进修华清和京大的研究生吧?” 许青山看向了张进才。 张进才思虑片刻,点了点头。 “那好,我到时候会拿出成果,请诸位老师见证。” 许青山坚定地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