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逼宫-《大明风流女主》
            
            
            
                
    第(2/3)页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讪君卖直。
    什么意思呢?
    就是身为一名很有骨气的大明读书人,绝对不会为三斗米折腰,更不会畏惧皇权的威严。
    所以不少以清流自居的读书人或者是官员,便会故意嘲讽君上,甚至破口大骂,以此来表达自己身为读书人的风骨。
    这便是所谓的士林清议。
    沈烈记得自己读过一本书,书中有这样一个人,万历年间有一个叫做邹元标的读书人中了进士。
    这个人是谁呐?
    这人是江南东林党领袖,和顾宪成,赵南星并称东林三君。
    原本他中了进士就算是熬出头了,一辈子荣华富贵也到手了,万历皇帝也有重用他的念头。
    偏偏这货不走寻常路,就喜欢干点出格的事情。
    当时正好赶上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照大明礼法,身为首辅的张居正应该辞职回家,给去世的父亲守孝三年。
    这叫丁忧,是周礼。
    可当时张居正内阁主导的变法正赶上最关键的时刻,这时候怎么可以辞职回家呢。
    于是十几岁的万历皇帝下旨夺情。
    夺情便是说张居正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不必回家守孝,皇帝特许他穿着素服办公,不喝酒,不参加各种庆祝活动便是了。
    这不是很合乎情理的事情么?
    朝廷不能离开张居正,但凡是正常人都可以理解,可邹元标这货不这么认为,他看到了自己扬名立万的机会。
    于是立刻便写了一封奏折大骂皇帝!
    少年万历大怒,当场便下旨将邹元标的进士功名革去,又在午门外赏了他八十记廷杖,然后将这货流放到了贵州。
    一转眼五年时间过去了。
    万历皇帝突然想起了这货,气消了一些,就把这货从贵州调回了京城,安排他做了官。
    可是狗改不了吃屎,这位东林领袖到了京城没几天,便又给万历皇帝写了一份慷慨激昂的奏折。
    这一次他批评万历皇帝日子过的太舒服了,不能做到清心寡欲。
    万历皇帝气的直发抖,可是念在读书人的斯文,朝廷的体面,便用御笔在奏折上批复了三个字。
    “知道了。”
    按理说作为皇帝,已经很给一个读书人面子了,这货应该知道好歹了吧,可万万没想到邹元标竟然真的不识抬举!
    这个邹元标当场又给万历写了一份奏折,这回直接开骂了,大骂万历皇帝瞎扯蛋,不老实,知错不改!
    还在奏折里用了八个字的典故。
    “欲人勿闻,莫若勿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