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谓的“三里半大”其实是指周长的意思。 故此大观园的实际面积,经过红学界的考证,东西宽度最多也就是400米。 面积最多不会超过24公顷,也就是360亩。 因此高飞如果想要建一座大观园,那最起码还得再买4座“闲园”再说。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面积比不上大观园,但是内里却未必不如。 毕竟正如老方所言,他这回算是竭尽全力了。 再加上又有各种现代工业机械的帮助,挖山造山,那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对于设计者来说,却是多了很多古人想象不到的便利。 随后当高飞进入之后,发现果不其然。 记得高飞当初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此处的园林虽然有山有水、遍布亭台楼阁。 但总得来说,却总是透着一股俗气。 甚至在高飞看来完全白瞎了园中的那条从运河支系引过来的活水。 可如果经过天工古建的一番推到重建,场景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从整体上来说,就不再是一个二维的平面,而是一副立体的构图。 因为天工古建直接在园子的西北角硬生生造出一座小山。 取的是“背山面海,坐北朝南”之意。 放在北方这肯定不够格,最多算是一座土坡。 但是在丘陵地貌的江南地区,将这样的规模已经算是一座小山丘了。 而有了这座小山之后,依山而建的回廊与山上的亭台楼阁以及满山的茂林修竹。便立刻将整座园林点缀的鲜活起来。 当然,有了山,自然少不了水了。 于是天工古建便又重新调整水道,在东方角引水入池,造了一座半月形的小湖。 并且在湖岸凸起出处建造了一条栈道直通湖心处的水榭! 说来此景还是天工古建的专家从张岱先生《湖心亭看雪》中得到的灵感。 取的就是冬日“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慵懒与惬意。 一想到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美景,天工古建的专家自己都有点馋了。 因此在高飞游览途中,几位老教授还颇为遗憾不能体会古人之乐。 见此情形,高飞当即便洒然一笑的邀请这几位老先生冬日再来此一游,届时他必然扫榻以待。 毕竟他虽然出钱了,但是“闲园”能有此番造化,确实费了这些老先生不少心血。 虽然高飞也不知道自己的这处园子比不比得上大观园。 但眼下的“闲园”绝对称得上是“内藏丘壑,巧夺天工”!(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