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人住高楼,有人藏深沟; 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在休斯顿的这几天,高飞算是明白了这两句话的含义。 米国这边算是表现的赤裸裸,不亏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富人区好似天堂,除此之外,皆为地狱! 当然,相比于那些亿万富翁的住处,城市里的富人区也只能算是寻常住所了。 ……………… 这可不是高飞夸大其词。 比如米国的传媒巨头约翰·马龙,就拥有着89亿平方米土地。 虽然被戏称为“电缆牛仔”,但他更像是一个拥有领土的贵族。 因为根据米国的法律,土地所有者可以拥有地下的一切财富,可以自由开采地下资源,或者将地下资源单独出售给别人。 所以从这点来看,把约翰·马龙当做是米国的一个附庸国的国王完全没有一点问题。 毕竟在中世纪时代,欧洲有不少国家其实就像这样。 没有外交权、没有军队,甚至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行政体系。 从这点上来说,那些国家还未必有约翰·马龙的公司有执行力。 当然,就算没有以上这些优势,光是8900平方公里面积也足够吓人了。 要知道像摩纳哥、瑙鲁、列支敦士登、新加坡这些小国家的面积全部都加在一起,都还没有约翰·马龙这个地主的土地多。 富可敌国对于其他富翁来说或许是一个形容词。 但是对于约翰·马龙来说,却是写实的陈述句了。 这让高飞看了着实有些心动! 没办法,谁让华夏人骨子里就对土地充满执念了。 毕竟约翰·马龙的总身家如果算起来还未必有他多呢。 当然,心动归心动,但真让高飞去买他还是放弃了。 且不说他的事业重心国内。 就算他日后在米国的工作越来越多,但对于白人来说他到底是外人。 要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谚语,可不仅仅是华夏独有的。 所以高飞用他仅剩不多的政治智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在米国置产的打算。 毕竟在人脉、关系全无的异国他乡,有钱其实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 “cut!” 古朴厚重的排练室内,只见达米恩眉头紧皱的叫停了拍摄。 “高,你的敲鼓的速度再快点。” “还有,情绪再压抑一点,最好能再给我一些癫狂的感觉!” 闻听此言,架子鼓前已然满头大汗的高飞顿时无奈的叹了口气。 “OK,如你所愿!” 高飞本以为他柏林影帝级别的演技,这次的拍摄会是很轻松的事情。 但是没想到表演不仅是一门技术活,还是一门体力活! 虽然他挺喜欢打鼓的,但是鼓手也是一个极为耗费体力的活计。 所以这几天拍摄时,高飞最大的难题竟然在体力上面。 为此他不得不准备了一些功能性饮料放在片场备用。 不过抛开这些小问题不谈,高飞这次的拍摄体验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男主角安德鲁这个角色,让高飞感觉颇为新奇。 因为以往在国内他还真的没有演过此类角色。 怎么说呢,或许是因为两国文化差异的不同,《爆裂鼓手》的立意可以说并不是那么政治正确。 话说《爆裂鼓手》的男主角安德鲁其实是一个生于普通家庭、对音乐充满热爱的青年。 他自小就有成为一名顶尖爵士鼓手的梦想,虽然家庭并不是很支持他的音乐梦想,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反而每天都在练功房里苦练技艺。 正是因为这份努力,他才得到了进入著名音乐学院学习的机会。 当然,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被称为“魔鬼教师”的弗莱彻。 而弗莱彻在业内则是以其极端严格的教学方法而闻名的。 一般故事说到这里,国内大多数电影或许便开始:努力、相互激励、最后获得成功的套路。 如果再专业一点,说不定还能加入一条教练的支线。 只是达米恩的剧本有点“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