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书接上文: 话说今年的柏林电影节算是华语电影的一个大年了。 虽然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只有《白日焰火》和娄夜的《推拿》。 但是其他单元却有不少华语电影。 比如全景单元足足有6部来自香江和弯弯的电影入围。 硬生生让这个电影单元几乎成了“华语片展映单元”。 不过这次金马及金像奖双料最佳导演陈果的新作却是让人有些诧异。 倒不是因为电影怎么样,而是因为它的片名太长了,直接就是一句话: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幸好其他导演没有发什么神经。 因此总的来说高飞在柏林还是遇到了不少熟人。 比如曹保平的新作《狗十三》、林超贤的大作《魔警》展映的时候,高飞也都有前去捧场。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出门在外,看着同为华人的份上,他能帮还是会帮上一把的。 只是有一点让高飞很无语,那就是自从拉斯-冯-提尔的新片上映之后,他无论去看哪部电影,只要被记者发现了,几乎总会有人问他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Mr.高,请你问对《女性瘾者》这部电影期待吗?”; “你是如何看待《女性瘾者》这部电影的?” 诸如此类的问题,听得高飞的表情管理差点失控。 比如此刻就是如此。 高飞没有想到在《白日焰火》的电影展映上竟然还会有记者问这种问题。 尼玛,怎么看?当然是躺着看啦!难不成还站着撸么? 只是记者可以无礼,但是高飞却不能失控。 因此在强行压下翻白眼的冲动之后,高飞便皮笑肉不笑的敷衍道: “听说是风格很强烈的一个电影,还没来得及看。” 说罢,高飞便不再理会这个没礼貌的肥仔记者,转而笑容可亲的看向旁边的一位金发大波白妞。 好不容易应付完记者之后,高飞这才来得及和前来捧场的一干同行表示感谢。 梁超伟也果然无愧于“社恐”称号,从见面到离开,他除了微笑之外,总共也没说超过五句话。 因此高飞也没有难为他,转而和一旁的刘佳玲聊了几句。 说实在的,这两位的性格倒是挺互补的。 一个社恐,一个性格外向,看起来气场就很搭。 而面对高飞这位内娱大佬,刘佳玲自然不会端着。 不过两人也只是就电影浅谈了两句,并没有谈什么奖项的事情。 于是没过多久,《白日焰火》一行终于得以离开电影宫。 …… 回去的路上,看着好像有些心不在焉的桂纶美,高飞顿时不由好奇的随口问了一句。 闻听此言,桂纶美也没有卖关子,直接便将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昨天她在城内闲逛时,正好看见塔尼亚剧院在上演话剧《活着》。 于是一时好奇,桂纶美便买票看了一场。 因为高飞的关系,桂纶美这些年的事业重心基本都放在内地了。 像《活着》这样的经典话剧,她自然也早就在国内看过了。 只是在进去之前,桂纶美本以为观众只是出于猎奇才来看《活着》,对于这部话剧的精髓,他们未必能看得懂。 但是当演员谢幕的时候,德国观众长时间的起立鼓掌让她意识到,他们并不是礼貌性的表示感谢,而是真的喜欢这部话剧,喜欢台上的表演。 而且从表演过程中观众的反应来看,他们也确实看懂了。 国内观众有反应的地方,他们也会哭,也会笑。 从最后的表演效果来说,好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并没有影响到双方的交流。 这让桂纶美心底一直有些想不通。 加上今天《白日焰火》放映之后,有些观众表示并不理解男主角的行为,认为他可耻的背叛了一段真挚的爱情。 甚至在他们看来,桂纶美饰演的女主角根本就没有错,她只是在追求自由,追求真爱而已。 双方理解上的差异,让桂纶美不免有些挫败。 言及此处,桂纶美忍不住一脸沮丧道: “同样是外国作品,话剧演员能做到的我却没有做到,是我演技不够好吗?” 闻听此言,高飞顿时忍不住失笑的摇了摇头。 不过看着她那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高飞想了想轻笑道: “那照你这么说,为什么不是老刁技不如人呢?” “毕竟话剧导演能做到的,他却没有做到!” 见高飞这么一说,桂纶美心里这才好受一点儿。 高飞见状这才温声解释道: “其实这和你的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两种艺术表达形式有区别。” “话剧和电影虽然都是表演的艺术,但话剧欣赏却是需要一定门槛的。” “再加上柏林本来就是一个话剧氛围比较浓郁的地方。” “本地剧院里的观众说不定从父辈开始就习惯看话剧了。” “所以在这种熏陶之下,他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水平。” “电影虽然受众更广泛,但是欣赏门槛却几乎没有,所以有个别看不懂,不理解的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就好像圈内人不少都喜欢《杀死比尔》,但我就是看不下去。” 说到最后,高飞忍不住轻笑着自嘲道: “虽然艺术是相通的,但前提是观众得懂行才行!” “显然,我不是很懂电影!” 闻听此言,桂纶美当即情不自禁的莞尔一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