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小博大一次那叫奇迹,但次次都出现就是见鬼了! 因此比拼到最后,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 什么时候国内电影市场可以养活一部成本过十亿的电影,那么双方才算是在经济基础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不过从《变4》那19.68亿的票房来看,就算用最简单粗暴的三分之一分账比例来算,华夏电影市场目前理论上已经可以承受成本为6亿的电影了。 这让高飞心里不由微微松了一口气。 还好,国内电影票房发展的比他想象的还要快。 要知道高飞当初之所以敢投资《流浪地球》可不是出于什么情怀,而是经过谨慎的考虑和严密的推断的。 不过当时高飞的判断比较保守。 他认为国内电影市场至少还要三年时间才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 而那个时候《流浪地球》也应该差不多完成后期制作了。 所以高飞才敢在很多电影票房都没有六个亿的时候,花六个亿去拍一部科幻电影。 当然,他所谓的保守相对于很多同行来说已经很超前了。 他们可不敢赌国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至少不敢仅凭着这个自信就赌上六个亿。 只是让高飞意外的是,传奇影业的这帮子老外倒是比大部分国内电影人对华夏都有信心。 若非如此,也不会大手笔投拍《长城》了。 自己人“做空”,老外反而一个劲的“做多”华夏? 尼玛~(⊙o⊙)…简直离谱! 当然,还是那句老话: 杀头的买卖有人作,赔本的生意没有人作! 《长城》1.5亿美元的成本虽高。 但相比于《变4》2.1亿美元的成本来说却又不算什么了。 然而《变4》单单在华夏市场就拿3.17亿美元的票房,这显然给了传奇影业极大的信心。 因此在传奇影业方面看来,就算《长城》达不到《变4》全球票房11.04亿美元的恐怖成绩,可通过中美两大市场收回成本总不是问题吧? 要知道30亿的回本压力也不过就是4.5亿美元票房而已。 而从眼下的情况来看,中美两大市场各自承担2.25亿美元的票房压力,完全不是什么强人所难的事情。 毕竟2亿美元票房的华语电影,国内都已经出现好几部了。 故此传奇看似搞了一个必定赔本的项目,但实际上风险竟然没那么大! 不得不说,传奇影业这波的算盘打得还真得挺溜的。 一旦这回他们真靠中美两方的电影市场收回成本,那么在其他国家的电影市场上就是纯赚。 而且还可以通过版权运营和影视周边售卖再大赚一笔。 要知道这可是好莱坞影视公司的拿手好戏。 很多时候,大部分好莱坞大片立项之初其实就是冲着保本去的。 因为相比于票房分成,电影的后续版权收入才是大头。 比如去年那部在全球大火的《钢铁侠3》,虽然总计拿下了12.1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但因为用的是迪士尼的全球发行渠道。 所以最后漫威影业拿到手的票房分成也不过才3.5亿美元而已,勉强才覆盖拍摄成本。 可是这部片子后续在北美的影像版权上收入却达到了1.35亿美元,在国际达到了1.55亿美元。 至于北美电视收入渠道授权则达到了7,700万美元,而国际电视收入达到了9,000万美元。 不算影视周边的销售分成,光是版权运营这一个方面,漫威影业的收益就有将近5亿美元! 如果算上影视周边和碟片市场的收入,那么《钢铁侠3》的后续收入差不多能有他票房分成的三倍了。 故此只要能通过票房分成回本,对于传奇影业来说就是胜利。 …… 而当高飞将《长城》背后的商业逻辑捋清之后顿时不由一愣。 诶?怎么越说还越觉得挺有搞头呢? 于是在沉思片刻之后,却见高飞豁然开口道: “不行,我得回京城!” “无论演不演,一部投资十个亿的大片绝对够资格让我见一面。” “再说了,如果计划确实可行的话,那么就算我不演,周易也可以投资嘛!” 说着高飞便起身擦拭起来。 见此情形,韩莉当即有些尴尬的偏过头去。 毕竟知道归知道,明目张胆的看终究还是有些别扭的。 不过看着高飞这幅说走就走的样子,韩莉却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那……路演怎么办?” “你是导演,总不能缺席电影路演吧?” 闻听此言,高飞当即哈哈一笑道: “这还不简单,就当是兵分两路了呗。” “过去分AB组路演的时候,不也是演员和导演分开行动嘛!” “而且还有制片人、女主角和一群演员在,少我一个也没什么。” “再说了,我也没有缺席啊!” “路演是宣传,炒作就不是宣传了吗?” 说着高飞便笑眯眯的朝韩莉比了一个随时联系的手势,便迫不及待的开门离开了。 见此情形,韩莉当即无奈的长叹一声。 虽然高飞说的这些都在理,但她还是觉得这是因为自家老板那好逸恶劳的毛病又犯了。 他准是为了偷懒,才故意找了这么些由头。 只是鉴于高飞以前总能在偷懒的过程中搞出些意外之喜,韩莉想了想还是决定帮高飞保住他那伟岸光辉的形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