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这些人都是只求钱又不求名,干一票就走的那种。 故此在拍摄的时候自然不会考虑那么多,依旧是习惯性的将以前的老一套放在抗战剧里。 如此方才有了“抗日神剧”的诞生。 就像高飞先前提到的那部《抗日奇侠》,其导演刘仕裕就是TVB的金牌监制及导演。 至于那个“女二被轮*之后,忽然小宇宙爆发、自动穿上裤子射死日本兵的”《箭在弦上》,其导演余明生也同样是来自香江的大导演。 至于被誉为“抗日神剧”第一人的弯弯导演林建忠,相比于香江的同仁也毫不逊色。 《英雄使命》中那个“站在山顶用石头砸下日本人飞机”的桥段就是他想出来的。 可以说正是这么一群导演为“抗日神剧”的赫赫名声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了,也不能全把锅推给港台班底。 因为当这股风头起来之后,内地很多能力一般、人脉一般、追求一般的影视团队,为了生存同样也跑去拍“抗日神剧”了。 还别说,虽然这样拍出来的抗战剧粗制滥造,但是却周期短,来钱快。 可以说无论是剧组还是出品方都很满意。 甚至就连电视台方面对此也是一万个满意。 别看这些“抗日神剧”无论是在纸媒上还是在互联网上的口碑都烂透了。 但实际是这些剧的收视率偏偏还都不错。 比如“手撕鬼子”的《抗日奇侠》当年就是多个电视台的收视冠军。 这种情况虽然看似荒谬,但如果细细研究就会发现并不奇怪。 因为“抗日神剧”的主流观众,主要是40到60岁这个年龄段的老一辈观众。 而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其实就是眼下全国各地的家庭中掌握遥控器的主要人选了。 于是年轻人在晚上骂的再厉害,对他们来说也是无关痛痒。 因为他们的目标受众从一开始就不是年轻人和那些影视评论家。 谈到这里,江虹直接用数据说话。 “虽然在各大电视台的采购中,头部电视剧依旧是各大影视公司出品的,但是抗日神剧却是采购数量最多的。” “这种采购意向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不说别的,光是电视剧的积压风险就会因此大大降低,因为这类剧根本不愁卖!” 此言一出,高飞顿时默然。 而电话那头的江虹也没停下,当即继续道: “对了,老板,根据我初步的调查,目前此类剧首轮售价基本在3-500万一集,至于二轮播出好的一集能卖200万。” “很多热门“抗日神剧”的利润率,更是高达200%。”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 不得不说,高飞有些被江虹说动了。 因此当挂断电话之后,高飞当即坐在椅子上沉吟不语。 从CFO角度,她这个建议其实也没错。 就她说的,现在拍抗日剧的那批人几乎都是在闷声发大财。 如此也就难怪她建议公司也插手这块业务了。 但高飞和她不一样,两人考虑问题的角度终究是不同的。 她眼中可以只看见利润,但是高飞不行。 作为目前国内影视公司市值最高的企业,虽然它还没有到执行业牛耳的地步。 但是周易影视的一举一动已然在圈内有极大的影响力。 否则先前高飞成了梦幻谷影业之后,也不会引得那么多公司对动画电影产生兴趣了。 因此高飞不得不考虑行业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问题。 毕竟如果周易的口碑受损,那么抗日神剧的那点利润还真不够填补股价亏损。 当然,江虹的建议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至少她点出了高飞的一个盲区,也是一直以来被他忽略的地方。 这让高飞心里不由的对看抗战剧还真有了点想法。 就像先前高飞准备用动画电影和科幻片来填补周易的电影种类一样。 高飞眼下也准备把周易电视剧的品类给扩充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