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即便他辛辛苦苦的给领导儿子补课了几个月,最终却只换来了一顿饺子,可他还是没敢和那位赖账的领导闹翻。 甚至最后当学校发现他在校外开补习班后,面对校方的处分,成冬青依旧委屈求全的乖乖写检查,作检讨。 说实在的,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在他身上的半点都看不见。 但在高飞看来,这才是他最大的优点。 因为成冬青和孟晓骏王阳不同。 孟晓骏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留学米国的海归,所以在他身上有着显而易见的高傲。 而王阳作为京城本地人,家境富裕更是有浪漫的资本。 可是成东青不同,他祖上三代都是在地里刨食的。 如果说孟晓骏是那个时代众多知识精英的缩影,那么成冬青就是那个年代大多数农村子弟的代表。 他没有高傲的资本,更没有浪漫的权利。 这也是后来在参加英语社团活动时,别人为成东青“你的梦想是什么”的时候,他会回答:“我没有梦想。” 话说在拍这场戏的时候,高飞还曾经和陈可欣争执过。 高飞认为这个时候成冬青的眼神应该是茫然的。 因为成冬青是真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但是陈可欣却认为成冬青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应该是痛苦的,至少……应该是自卑的。 因为成冬青此刻应该有梦想,只是贫穷的家境让他难以启齿罢了。 可是高飞不这么看。 虽然陈可欣口口声声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知道贫穷是什么滋味。 但高飞闻言却只是笑了笑。 因为一个穷人是不可能从小就上得起国际学校,更不会每到假期就跑回香江去看电影。 虽然陈可欣曾经说过,往返于香江与曼谷之间的费用,都是他零用钱里节省出来的。 可是他不会知道,他节省出的这点零用钱,其实已经够养活一个穷人家庭了。 当然,陈可欣本来也就不是什么普通家庭。 否则你当谁都能像陈可欣一样,说是在嘉禾做暑假工,但助理、后勤甚至是监制的活,他都曾经一一尝试过。 所以陈可欣所谓的那个暑假工,其实就是他那个导演父亲培养儿子的一个借口罢了。 而陈可欣恐怕也不会想到,看似从小衣食无忧的高飞,在另一个时空曾经是一个市井恶少年。 话说在高俅没有攀上东坡先生的门庭之前,高飞其实和街头上的乞丐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他们同样是饥一顿饱一顿,需要整日为了填饱肚子而奔波不停。 只是相比于那些乞丐,高飞的手段稍微体面一点罢了。 而正是那段经历,才让后来成为高衙内的他整日只想着寻欢作乐,勾栏听曲。 因为这就是他当初混迹街头时想要过的生活。 “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其实也就是说说罢了。 实际上所有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被划分好了等级。 不,应该说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不平等就已经存在了。 所以像成冬青这样的穷鬼不是不配有梦想,而是生活压得他们没时间想这些。 从这个角度来说,科举八股其实和如今的高考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相比于过去的科举制度,如今高考门槛更低了一点,也给了更多年轻人机会。 虽然这几年社会上有不少人对高考各种诟病,认为这种应试制度培养不出什么人才。 但是在见识过两个世界选才制度的高飞眼中,读书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改变命运“最廉价”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了。 而高考,则是这个世界是最公平的考试。 哪怕会有人滥用手中的权力,但它仍旧是最公平的! 对于这一点,随着高飞站得越高他便越发确认。 如今那些在网上鼓噪的所谓精英不会知道,如果换做是大宋,他们连自称为“寒门”的资格都没有。 作为一位大宋资深衙内,高飞可以毫无疑问的告诉他们, 在当下高考是普通人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方式。 而如果换做是在大宋朝,那么杀人放火当山贼,才是普通人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手段了。 只是到那个时候,可就不是读读书考考试那么简单,而是要真刀真枪的玩命了。 因为他们只有扛过了官府的围剿,才有被招安的资格。 当然,就算是如此搏命,他们也最多只能在地方上当一个没有什么前途小官小吏而已。 至于飞黄腾达什么的,那就不要想了。 能安安稳稳的在体制里面过一辈子,就已经是老天爷保佑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