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另一边,看着草棚下盘膝围坐,有些神神叨叨的刘小庆等人,黄博当即便忍不住调笑道: “哟~这姐姐就是会长啊?” “这不就是一办气功班的吗?” 见他语气轻佻,一旁的夏宇唯恐得罪大金主,于是连忙给他找补道: “诶,凯爷,话不能这么说。” “瞧瞧人家这企业文化,真有范儿啊!” 啧啧~什么叫会说话? 这就叫会说话! 明明是同一件事儿,但是在大金牙嘴里却让人听得就是那么顺耳。 只是这一段戏份一开始的时候,高飞其实没有看明白。 怎么说呢…… 就好像一个华夏人无法理解美国人的笑话一样。 他这个大宋人,有些时候也理解不了如今华夏人的笑点! 因为在大宋时,气功可是一门颇为高大上的学问。 虽然一般老百姓接触不到,但是大宋朝的文人雅士、达官贵族,却几乎都对此都有研究。 像他干爹高求的老主人东坡先生,便得一位医道双修的蜀地高人传授,常年习练一种养生气功。 其曾经在写给弟子的信中曾提到: “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 而这种早上长跑,晚上打坐的习惯,听说他已经保持了数十年。 至少在高求跟随东坡先生的那段时间里,只要天气允许,他便从无中断。 故此一开始看到剧本的时候,其实并不觉得办气功班有多可笑。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周侗也可以说是办气功班的。 当年他跟随周侗学武的时候,周师虽然因为担心他依仗武力为非作歹,故此没有传他什么杀招。 但是除此之外的东西,几乎只要高飞愿意学,他便愿意教。 比如说周侗除了将他自己习练的气功《八段锦导引术》传授给他之外,还额外教授了他一套名为《蛤蟆行气法》的道家气功。 按照周侗所言,这套《蛤蟆行气法》虽然在锻炼体魄之上不如《八段锦导引术》,但是在蕴养精神方面,效果却远超后者。 据说此法乃是传自五代时的道家高人刘海真君。 倘若不是刘海真君的后辈门人,也就是那位紫阳真人张伯端三传非人,三遭祸患,从而致使被凤州太守流放。 换源app】 周侗也不会在因缘际会之下得到此法。 只是纵然周侗将这门气功秘法的来历说得天花乱坠,但是高飞一听他说什么“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顺则生,逆则死”这等玄之又玄的话语之后,便感觉脑袋都要炸了。 以高飞那纨绔子弟的性子,练练花拳绣腿还可以,但对于这种强调修身养性的功法,他便敬谢不敏了。 因为在他看来,要是不能声色犬马、夜夜笙歌,那么他活再久又有什么意思? 空有长度而没有质量的人生,在高飞眼里与坐牢无异! 故此不愿自囚于心的高飞,在得了两门气功秘法之后便将其束之高阁,反而将那些花拳绣腿当做珍宝,常常习练卖弄! …… 当然,不喜欢归不喜欢,实际上高飞本人对气功的看法还是很正面的。 尤其是当他了解了十几年前的那场闹剧之后,便越发觉得有些荒唐。 毕竟从先秦之时开始,古人为了强身健体、防病养生,便不约而同的开始研究起吐呐、导引之术。 可以说从一开始,气功就是一个锻炼之法。 所以高飞无法理解,那些“气功大师”号称能用气功熄灭大兴安岭大火时,为什么还会有人相信? 这玩意儿不就是神棍么,和气功有什么关系? 总不能因为一个奸商挂羊头卖狗肉,就说所有的羊肉都是这个味儿吧? 羊肉何其无辜! 只是他讲得再有道理,也无法说服剧组的几个编剧。 因为经过多年的宣传,在潜移默化间,很多观点、很多偏见,早已悄无声息的深入人心。 于是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高飞除了将两门气功的习练方法匿名散布到互联网上外,便不再做其他的无用功了。 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当然,他还是不会练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除非……除非他子孙根断了,从此碰不了女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