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此,第58届柏林电影节的奖项归属,终于开始揭晓。 按照以往的惯例,科斯塔老爷子带着评委团亮相之后,只需致辞完毕之后,颁奖典礼便可以正式开始了。 只是,令观众席上所有电影人诧异的事情又发生了。 只见科斯塔老爷子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便宣布由于特殊原因,本来的参赛电影《卡廷惨桉》将改为参展电影,不再参与奖项评选。 此言一出,电影宫内顿时一片哗然。 要知道在这届柏林电影节二十六部参赛片中,《卡廷惨桉》虽然不是场刊得分最高的,但它确实公认的金熊奖热门人选。 从题材上来说,在这次的诸多电影之中,《卡廷惨桉》才是最符合柏林电影节趣味和主旨的影片。 因为这是一部二战政治片,它完全符合柏林电影节的气质以及它偏好政治题材的特点。 其次,该片的导演也不是泛泛之辈。 导演安杰尹·瓦依达虽然是个波兰人,但是他在2000年的时候,便已经获得奥斯卡终身荣誉奖。 其本人更是1981年戛纳金棕榈奖的获得者。 可以说从技法到题材,《卡廷惨桉》都是金熊奖的强烈争夺者。 而就这样的一个获奖的大热门,在临近颁奖之前却被取消了参赛资格,这无疑令很多电影人都难以接受。 是的,在场下的大部分电影人看来,《卡廷惨桉》就是被毫无理由的取消了参赛资格。 此刻即便是原来的对手,都忍不住要为导演安杰尹·瓦依达鸣不平,想要问个究竟。 但是奈何科斯塔老爷子依旧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在简单的致辞了一番之后,便宣布开始了。 而当台上颁着小奖的时候,观众席上高飞与宁皓也在为刚才突如其来的变故讨论着。 没有丝毫犹豫,高飞当即便眉头微皱的果断道: “不用想了,这肯定是北极熊干涉了。” 前几天在看完电影之后,因为对那段历史不懂,高飞还专门去了解了一下电影发生的历史背景。 随后高飞方才知道,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数千名波兰战俘被屠杀的故事。 当时的苏联希望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无产阶级政府,而波兰当时又正好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 于是为了纯洁队伍,维护统治。 1940年春,苏联秘密警察机关:内务委员部在苏联上层的批准下,对被俘的波兰战俘进行有组织的大屠杀。 大约300个科学家、几百个律师、工程师、教师、100多个作家和记者、200个飞行员、20个大学教授,以及诸多公职人员遭到苏联军队的杀害。 故此卡廷惨桉又称“卡廷事件”、“卡廷森林大屠杀” 只是关于这一事件,虽然早已经有无数证据证明了这就是苏联人干的。 但从1943年,卡廷森林那个“28米长,16米宽的深坑……上万具尸体叠成12摞”的万人坑被发现开始,苏联方面一直拒绝承认。 直到1990年4月13日,波兰总统访问苏联时,苏联才正式承认。 但也只是称其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并且拒绝公开其掌握的关于“卡廷事件”的历史文件。 可以说《卡廷惨桉》和《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一样,都是导演们以自身的真实经历为基础,为自己的民族谱写的一曲悲歌。 只是波兰的悲歌对于如今的北极熊来说,便无疑是一段不想提起的丑闻了。 想到这里,高飞忍不住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也难怪柏林电影节这次会认怂了。 毕竟从年前美国将反导系统部署到东欧开始,美俄关系就日益紧张了。 而在这个紧张的时候,柏林电影节如果还要坚持让《卡廷惨桉》参赛,那么说不定就会成为美俄双方交手的舞台了。 虽然届时美俄谁输谁赢不好说,但是高飞可以肯定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柏林电影节的下场一定不会很妙。 见高飞这么一说,宁皓顿时就沉默了。 见此情形,高飞也没有再安慰他。 毕竟人生在世,谁又能真得自由呢!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我们能做得,不过只有且歌且行罢了! 而就在台下观众席上的诸多电影人心思各异的时候,台上的颁奖也终于进入了正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