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文远谏言,吕布得谋主-《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


    第(3/3)页

    陈宫详细的为吕布分析了刘备谋划董卓的来龙去脉,他对细节分析得细致入微,宛如亲眼所见。

    吕布顿时对其惊为天人,将陈宫拜为军师,早晚请教。

    也是从此时开始,刘吕二人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

    虽然他们没有当众翻脸,但是暗地里都在悄悄谋划对方。

    长安城,刘备府上。

    往日的左将军府如今已经堂而皇之的改成了大司马府,变得更加气派。

    刘备坐在书房的主位,卫禹、司马懿、卫凯等智谋之士坐在下首,与刘备谋划大事。

    刘备放下手中的信件,对几位谋主说道:

    “李催、郭汜、张济、樊稠等贼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

    太尉杨彪认为董贼跋扈皆此四人助之,虽大赦天下,独不能赦此四人。

    诸位对此事怎么看?”

    卫禹抿了一口茶,轻笑道:

    “此愚夫之见也!

    杨文先治政尚可,若是由他来谋划大事,尚不如稚子幼童。”

    司马懿也一脸鄙夷的说道:

    “若是按杨公谋划,长安危矣。”

    刘备倒是没觉得杨彪的建议有什么不妥。

    但是自己的两位谋主都驳斥杨彪,想来必有高论。

    他便虚心请教道:

    “李催等人确实罪大恶极,为何二位先生认为杨彪之策不妥?”

    本着给年轻人机会的精神,卫禹抚须对司马懿说道:

    “仲达,还是你来说吧。”

    司马懿对卫禹轻轻点了点头,朗声说道:

    “李催等贼追随董卓祸乱朝纲不假,但是眼下他们虽然穷途末路,手中却掌控着十几万西凉军。

    若是朝廷将他们逼得急了,几人挥军攻打长安,主公如之奈何?

    即便是能依靠雄关坚城战而胜之,也必然是惨胜。

    若是稍有不慎败上一两阵,大汉江山就会再次沦入贼手。”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刘备闻言大惊。

    他好不容易当上了大司马,掌控了朝中的大权,没想到现在还能有这么大的隐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