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礼堂中不知道多少商人惊讶的叫出声来。 知府衙门已经有人来了,他们都以为蒋希宗会避一避嫌呢。 蒋希宗才不会避嫌呢。 这时候避嫌岂不是把到手的功劳凭白扔出去么? 赵家这纺织厂一成,一两千流民男女就有了落脚之地,归德肩头上的压力骤减,甚至都极可能把整个流民难民涌潮给真正风波不起的平复下来,这是多大的功劳啊。 黄河决口,这事情满朝诸公都眼睁睁看着呢,他的表现还能被人吞吃了不成? 他才不会在此时犯糊涂呢。 而且这赵亮跟京城的和中堂大有渊源,乃是一条再好不过的向上爬的梯子了。他加深与赵亮的联系还嫌不够,避嫌?他避个鬼啊。 “知府大人竟亲临敝厂,实在是蓬壁生辉。”面对蒋希宗,赵亮是十分客气的。甭管在之前事上这人是不是存下了小心机,可只看结果,蒋希宗乃是他完全能够团结的对象。 蒋希宗身材矮胖,脸上堆满了笑容,虽然穿着官服,却并没有给人压迫感,甚至叫赵亮都生出了一种这人挺亲切的,挺人蓄无害的感觉。 也是没谁了。 官场上厮混的人谁会真的人畜无害呢? “纺织厂关系重大,本官不请自到,实在叨扰了。” …… 纺织厂的外围还围着大批的流民难民呢。 赵亮在大礼堂摆宴席的同时,也没有忘了他们。在场外归德府专门划出的空地上,立起了一个个锅灶,一锅锅包含了咸鱼肉骨头和菜干的稠粥被熬煮的香喷喷得。 大批的流民难民眼巴巴的看着锅灶。 而当日一别后都已经一年有余的乌三娘,此时此刻也正一身邋遢的藏匿在其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