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下去视察-《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3/3)页

    必须用木炭或是用大量的木材才能把焦炭引燃,而且在炼制铁矿石过程中,还需要足够的空气助燃。

    当然氧气是最棒的。

    可现在赵亮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他就只能吩咐炼铁工坊的师傅们,自己试探着改进鼓风设施和调整炉内结构以获得更充足的空气。

    所以,两处炼铁工坊那儿才是赵亮于汝州真正关注的重心。

    最先来到煤矿,真的是因为这里距离汝州最近,也因为他跟梁品多多少少有些亲戚。

    “目前新井的建设进度如何?”

    “大爷放心,非常好。咱们银子给得足,条件好,那些地头蛇再不满意也拦不住老百姓自己找上门来。现在已经有一百三四十人在做工了,工程又加快了许多,预计年底时候,第一口新井就能出煤了。”

    后世的煤矿都是一矿一井,当然主井和副井、回风井肯定是配套的。可现在又是什么时候?

    这时候的煤井岂能跟后世机械化的煤矿相比?不管是深度,还是煤井底下的扩展度,于后世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但之前的东家又困于资金方面的压力,一个矿场就只打了两口井。而且为了节省资金,除了矿井里所必要的平巷、斜巷、斜井、掌子面外,还少了不少辅助工程,同时矿井中的设备,有油灯,有摆夷楼梯,却没有风箱、风柜、拉龙等,作业环境恶劣。赵家接手后一边加强矿井的安全结构,另一边也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自然需要多开几个眼儿了。

    而这也需要挺长一段时间。

    从找人勘定位置,然后再挖洞,并且沿途不断的加固。

    如此情况下,梁品还有把握在年底时候出煤,这效率已经很叫赵亮满意了。

    进了大门后赵亮就直奔工人的宿舍区,从住宿环境到卫生环境,还有澡堂,都叫赵亮满意。

    这些矿工收拢的好了,可将会是他手中的一柄利器。

    “走。咱们今天也去吃一吃食堂!”赵亮笑着说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