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据是谁? 刘彻和卫子夫的儿子,汉武朝的嫡长子,颇得刘彻宠爱。 西汉时虽然没有明确的嫡长子继承制,比如景帝、武帝都不是嫡长子。 但长子继承,本就是家天下中理所应当的继承方式之一,嫡长子拥有天然的法理权,也更容易得到百官认可。 当初景帝为了给刘彻铺路,甚至逼死了自己的长子。 现在的刘据,虽然仅仅才6岁,却也同样得到了刘彻百倍的宠爱。 自从罢戳百家之后,还专门为小刘据请了天下名儒作为老师,还时不时的亲自教导,可以说用上了全部的心血。 尤其是从荒岛回来之后,刘彻得知了晚年会发生那样匪夷所思之事,对刘据的关心就又加强了几分。 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原先刘据的老师,就只有名儒而已。 这也是刘彻为表示独尊儒术的决心,做出来给天下人看的。 本来刘彻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任何问题。 他自己刚刚懂事的时候,也是只被允许学习黄老之学,其他的比如说儒学,别说学习了,就连接触的机会都很少。 然而刘彻并没被带歪,更没有真的被“无为而治”的理念洗脑。 亲政之后对道家学说的打压,更是坚定无比,完全没念及过道家是自己启蒙学派的情分。 为了给儒家让路,打造儒学的权威,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而且正经说,就算汉初崇尚黄老,刘家皇帝也还真的没几个被黄老彻底洗脑。 无为而治也不过是出于国情,为了休养生息而找的理论基础而已。 不然年少的刘彻接触儒学,对黄老心生抵触,崇尚黄老的景帝理论上说该严格打压才对。 事实却恰恰相反,打压拒绝的只不过是窦太后,景帝压根没表态过。 所以在刘彻的心里,让刘据只学习儒学,和刘彻“只准认可儒学”之间,连一丁点的联系都没有。 何况为了给打击匈奴找理论基础,刘彻崇尚的还是公羊儒。 就是那个推行大复仇主义,极其刚烈凶猛的公羊学派! 自幼沉浸在这样一种学派里的继承人,怎么可能成长为一个只知道愚忠愚孝的无用书生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