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所谓: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正是天朝古代代表性的例题之一,著名的鸡兔同笼! 记载于《孙子算经》之中,此书成书年代成迷。 有说是先秦著作,有说是东汉成帝以后,也有说是宋代以后的人假托前人之名所作。 不过到底是什么时候成书,和鸡兔同笼的出现年代并无绝对关系。 古代数术一脉相承,西汉时的杜忠能说出这等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个问题,在杜忠的年代,绝对不是后世那种让小学生来练习的简单问题! 而是太学生们也会觉得困难的,正经数术学问! 杜忠说出鸡兔同笼的问题后,唐奇有一秒钟的怔愣。 却并非因为成书年代。 实际上以唐奇贫乏的历史知识,能知道鸡兔同笼是古代奥数题目已是奇迹,根本就没联想到《孙子算经》上头去! 之所以会怔愣,是真的在计算而已。 对于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并且认真经历了高数、代数、统计等等科目洗礼的现代人来说。 鸡兔同笼这种程度的题目,心算就已经足够! 事实上在杜忠出题的时候,唐奇已经在系统仓库里,翻开了数学教材准备随时救命,没想到却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可在当时,心算还是个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的高深学问。 学习数术的学子在解答问题时,无一不会用到纸笔,茶楼掌柜也早早为唐奇准备的布帛和笔墨。 唐奇却呆滞不动。 看在众人眼中,就好像被题目难住了一样! 褚由很着急,忍不住想给一点提示。 刚靠近点就被同学制止住,回头一看,正是当朝丞相的孙子公孙种。 公孙种吊着眼睛:“我说褚由,安定候堂堂博士,文采斐然,不会还要你来帮忙作弊才能回答吧?” 丞相之孙发话,自然有狗腿跟上。 “是啊褚由,你可别好心办坏事,小瞧了咱们的安定候!” “你好歹也是太学生,怎么可以做作弊这种事情!” “连鸡兔同笼都解答不出来,哪儿来的勇气接受杜忠的挑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