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缺绿洲、缺水。 但是就是不缺原油。 油轮在从科技港装满原油之后,将会顺着来时的道路,返回国内。 港口上的超大型龙门吊,将安置在大型货箱之内的火箭零部件稳稳吊起。 随后放置在转运场地之上。 在那里,有数辆大型的卡车头,在等待着将这些货物给运输到航天科技城之中。 转运过程之中,耿博抽空见了一下港口的管理人员。 给他们带来了来自于国内的慰问。 转运工作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所有的操作人员,都是来源于国内的老手。 “可以准备前往航天城。” 耿博在仔细检查了一番货车的情况之后说。 航天城并不是建设在红海边。 而是在距离科技港20公里的内陆沙漠地区。 沿着新修建的高速公路,向着北方的国王科技航天城驶去。 航天城的大部分设施,都是来源于国内的专业建设团队。 在这之前,他们曾经建设了国内最为先进的文昌发射中心。 在航天发射场的建设领域,拥有非常多的经验。 航天城之内,骆驼方面负责接待的人员早已等待多时。 在耿博到达的第一时间,就迎了上来。 “欢迎您,我远道而来的朋友!” 身穿白色袍子和头巾的阿杜勒,十分热情地拥抱了耿博。 刚刚来到航天城的耿博,也笑着和对方完成了相互介绍。 介绍之后,才知道。 阿杜勒的名称后缀是阿卜杜拉。 耿博有些吃惊,没想到随便来个人都是王室成员。 而且从对方的谈吐来看,阿杜勒似乎还是一个科研人员。 “我们已经等待许久了,一直在期盼着伱们的到来。” 阿杜勒一边说着,一边给耿博介绍航天城之内的详细情况。 “航天城主要由发射中心、火箭研究中心两部分组成。” “所有的重要设备,都是从你们国内运过来的。” “我们目前都没有动,就等着你们到来之后,开展工作。” 耿博了解了一番之后,决定首先从火箭组装车间开始在这里的工作。 正好他们这一次来,带来了一枚长三乙改甲型火箭。 正好可以让他们看看,火箭组装过程之中到底应该怎么做。 火箭总装,需要动用非常多的高精度设备。 就比如,对接精度测量仪。 用来测试各个组件之间的对接精度。 火箭各级之间的对接,精度需要精确到微米级别。 一旦出现任何的偏差。 都有可能,在火箭的发射过程之中出现事故。 火箭事故,轻则火箭和卫星毁坏,重则出现大量的人员伤亡。 所以,耿博来到航天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 并不是具体的火箭组装工作。 而是向当地的技术人员,介绍和严格规定“双归零制度”。 这是火箭事业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大前提。 没有制度性的对质量进行保障。 那么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阿杜勒其实不太能够明白,为什么第一件事是这个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制度。 不过他也没有提出自己的意见。 在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 自己在航天城的角色定位,是倾听者和执行者。 而不是反对者。 耿博在讲解完“双归零制度”的详细内容之后。 看着台下一脸茫然的众人,叹了一口气。 有些事情,其实除非是亲身经历。 否则是很难重视起来的。 放在长三乙火箭事故之前,即使有人向他们提起“双归零制度”。 想来他们也不会那么严格执行。 只不过,这时候他们的处境不同。 耿博在航天城的各项制度建设方面,几乎是一言堂。 他强制去推行这项制度,还是能够有效果的。 毕竟,目前航天城之内工作的主要人员,还都是来自于国内的资深技术人员。 他们能够明白这套制度的重要性。 只希望,他们能够在工作之中去慢慢领会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