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想法-《春风二十年》


    第(2/3)页

    其实条件不差,甚至比在龙城还要好些,龙城的时候是通铺,这边两个人之间有了隔断。

    人和人的想法总是不一样的,学员中的大部分还是选择上班,感觉稳当,想开店的只是少部分。这个时代的东北人眼界窄信息少,而且习惯了找份工作拿工资的生活。

    收拾好,候伟把几个人的车票拿去找谢小龙签字报销,左红带着张桂芹和郞艳来到小伟办公室。

    小伟正在看蛋糕连锁公司那边送过来的计划书。

    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公司那边对三省较大城市的经济情况做了分析,包括城市状态,经济结构,人的主要收入方向,市场发展情况,平均消费水平这些,并对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小伟在看资料的同时,还要比对选择开店的学员所在城市,判断可行性。

    单红梅那边的统计名单已经送过来了,选择自己独立开店的学员占了这一批的三分之一。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总是有些人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一些,感觉自己能开起来,没必要麻麻烦烦的和公司合作,还要分钱,还要受管,还要交管理费。这年头没有几个人重视品牌这种虚无缥渺的东西。

    90年代初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品牌的概念,也就没有那么重的攀比的心理,攀比的方向也不一样。

    一直到90年代后期,人们手里有钱了,生活水平大部分上都上去了,然后在刻意的宣传以及媒体的引导,富起来的那群人的带领下,品牌这个概念才开始深入人心,开始有了外国品牌>国产大品牌>国产小品牌>地方品牌这种排序,基本上和质量毫无关系。一直到今天。

    人们的攀比也开始从生活质量工作健康孩子等方面向毫无意义的外国牌子转移。

    “来啦?什么时候到的?进来坐。”小伟看到左红张桂芹和郞艳进来,放下手里的文件笑着站起来。

    左红说:“刚到的,住宿安排好了,我那边还有事儿,你和她俩谈吧,我先下去了。”急匆匆的走了,小伟走到沙发这边,让张桂芹和郞艳坐下,说:“叫你俩过来,是这次要开店的学员,只有你们俩没选择回去开,选的是听公司安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