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见字如吾-《环球寻宝:从盲盒仓库开始》
            
            
            
                
    第(1/3)页
    先用小刀把这铁盒子外面的泥土刮掉。
    然后在用小刀割开外面包裹的油纸,可当小刀切上去的时候。
    陈睿才发现,这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油纸。
    而是一层经过特殊处理的羊皮,这让他更是不敢乱切了。
    因为就连这块羊皮,那也是文物呢。
    小心翼翼的把羊皮拨开,露出了里面黑色的一层蜡。
    在把这些过期的蜡切开,这时里面的铁盒子才露了出来。
    当时陈睿也是挖的时候,铁锹意外刺破了这铁盒外面的保护层。
    把羊皮和蜡层都刺穿,击中了这铁盒子,听到金属撞击声,才发现的这玩意。
    这铁盒子因为密封的完好,所以从外面看,盒子没有任何一点锈迹。
    盒子没有锁,打开来,陈睿也是眼前一亮。
    这盒子里面,竟然有好几个银元宝,还有一封信。
    陈睿把那几枚银元宝,拿在手心里,掂了掂,沉甸甸的。
    在看看银元宝的底部,麻麻赖赖,典型的当时浇筑工艺的结果。
    在看着银元宝的内部,呈对联形状,写着四行小字。
    最上面的横幅,写的是青州府,两边的对联,左手边写的是乾隆二十六年,右边是袁福记!
    最下面的横幅写的是足银五十两!
    这些应该记载,应该就是这银子的出处了。
    要知道古代,只是到了明清时期,银子才发展成为主流的流通货币的。
    而在这之前,历代王朝的流通货币,其实主要是铜钱,和丝绸。
    而即便是到了清朝,其实中央政府,也没有正式发行过任何银质的货币。
    直到晚清时期,才出现了银元。
    但在这之前,银子作为主要的交易货币,其实是已各种形式出现的。
    比如银元宝,银豆子,或者各种银饼。
    交易的时候,店家甚至还要随身带一把大剪子,和称。
    以保证,能够对方能够制服重量准确的银两。
    当然也有一些实力强大的商号,会自己熔铸一些标准的银元宝。
    就比如他们从盒子里发现的这几枚。
    应该就是乾隆时期,青州府的一个叫袁福记的商号,自己熔铸的。
    这盒子里,一共有五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