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是这样……想必您已经看到了。” “之所以没有人能冲上来。” “是因为能冲上来的人不冲。” “而其他人都被这个能冲上来的人拦住并打垮了。” “自然也就没人能冲上来了。” “尤其是他选择的这个位置。” “半山腰。” “放眼身前也好,回视身后也罢。” “都拥有充足的战斗空间,留给他做出一些补救。” “而那些爬山的年轻人必然没有走山路的速度快。” “两下一算,其实是扯平了的。” 山顶的平台上。 刚刚开口给云韵陈述此事起因的执事深吸一口气。 随后,不加掩饰的沉重吐出。 化作一声饱含无奈的叹息。 为这件事的起因画上了一个句号。 只不过,起因虽然说完了,但后面的经过还没说。 起因、经过、结果。 这是任何事的三重奏。 也只有走完了这三重奏,一件事才能算作结束,不然,就始终是一行带有余韵的断尾诗,始终带有残缺和遗憾:“至于下面的那个小姑娘,我们计算了一下,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打了四十七场……规矩的话,正如这个男孩刚刚所说,只是说,有可能是为了节省时间,他说的并不完整,但核心意思差不多,云雷师兄刚刚下去看了一眼,一共有三条规则,第一条是挑战者必须把自己的斗气压制在斗之气三段及以下,第二条是挑战者只能一对一的进行挑战,第三条是挑战者不能重复性的挑战,如果在失败之后,想要获得第二次挑战的机会,必须拿出第二件信物押注……哦,对了,还有一条未被标注但口口相传的规则:挑战是要支付信物的,也可以视为押金,如果打赢了,自然是拿着信物登山,那个男孩不会二次阻拦,而如果打输了,信物则会被扣押……所以,几乎可以视为拦路打劫,只是说,这两个拦路的孩子都比较强。” “拦路打劫?” 云韵听罢,莞然一笑。 她虽然年轻。 只有二十五岁。 但她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她也曾被自己的师父云山带着出门,行走天下,磨砺己身,见识世间苦难,包括红尘百态,自然清楚世界的残酷面。 所以,她并不认为这种举动是邪恶的。 正如云岚宗的存在不是正义的一样。 所谓正邪。 只在她的剑锋之上。 她所行为正,则正。 她所行为邪,则邪。 云岚宗的存在,充分的挤压了加玛皇室的生存空间,所以,站在加玛皇室的角度而言,云岚宗是不折不扣的邪魔外道,跟他们争抢利益,但站在云岚宗的角度而言,她们只是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因为云岚宗需要开源节流。 如此一来。 归根结底,只是立场问题。 无关善恶。 甚至无关对错。 她自然也不会批评这两个胆大且肆意妄为的孩子。 所以,她的笑,只是不认同。 不认同这个内门执事的看法。 也不认同其他人的这种看法。 正因如此,对于身为云岚宗宗主的她来讲,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了,完全不用考虑其他人的想法,更不需要顾虑其他人的感受,当即辩驳道:“我看,拦路打劫是次要的目的,他真正的意图是为了磨剑……师尊当年跟我说过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然了,诸位要是喜欢读书,也不难从古籍中找到这句话的出处,我也不在眼下卖弄文采了,只是说这个道理和这件事……诸位不妨想想,此举是否有这方面的意思?” 云韵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安静。 但所有人都知道,安静等于沉默,沉默等于否定。 当着宗主的面,否定宗主的意见。 怎么? 你是老宗主? 还是怕死的不够快? 要知道,就算是辅政的大长老云棱,得到云山亲口认证,当着云岚宗一众斗王长老的面,表示云韵这个徒儿还年轻,做事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你多多帮辅和纠正,有意见就提,不要藏私,甚至是把呼唤他破关而出的号角都交给了云棱,这种殊荣,放在云岚宗之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但在云韵面前,这位大长老依然是恭恭敬敬的,从来不在明面上反驳什么,最多是在云岚宗内部的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主打一个功劳全是宗主的,过错全是自己等人的,以此确保云韵的权威。 当面否定云韵,显然是不可取的。 但一直沉默,显然也不太好。 因此,在现场安静了片刻之后,终究还是有一位勇士,挺身而出,以云岚宗内门执事的身份,外加斗灵的境界,对云韵提出了些许疑虑。 是的。 是疑虑,而不是质疑。 “宗主此言……甚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