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每个人想走的路不同。 真正走的路和想走的路还不一样。 故此,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能走自己想走的路,已是自身之幸。 是上上签。 所以,好高骛远这种事,乃是修行中的大忌,或许更应该说,不止是修行,在任何一件事中,甚至是在生活中,好高骛远都是一种大忌。 但要是能争取的却不去争取。 那就是心性怯懦了。 不堪一用。 故此,中间的这个度其实很难把握,多一分就是强求,少一分就是软弱,倒不如换一种说法,也许更能形容其中的奥妙:尽人事听天命! “论之极境,亘古未有之极。” “练气九层之上。” “曾有人另辟蹊径,缔造第十境。” “亦有人钻研百载,登峰造极境,再开第十一境。” “然,宙宇洪荒,天地悠悠。” “如奔流冲刷河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河床自有起伏,泥沙自有增减。” “人体奥妙无穷,但总而言之,修仙一途,超凡一路,无非向天地乃至宙宇洪荒索取能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将其他地方的能量纳入己身,以此求证大超脱,肉身心灵皆是如此。” “故此,何谓极?” “练气十一层之上,焉知没有练气第十二境、第十三境、第十四境……乃至所谓练气三千境?” “若练气三千境的练气修士,身体强度堪比渡劫大能,神魂稳固堪比渡劫大能,法力总量与质量堪比渡劫大能……就算寿命少了些许,也可被视为渡劫大能,而非所谓的练气修士。” “其中隐情,不过定义。” “吾家墙头一只雀,我曰雀,他人却视其为凤,雀凤并非同属,只是我与他人观念之争罢了。” “若渡劫大能偶有戏言,以雀凤之说重定当世境界,将练气一层定义为一雀,将练气二层定义为两雀,以此类推,将筑基一层定义为十雀,将金丹一层定义为十九雀,元婴一层定义为二十八雀……将自己的渡劫之境比作凤……即便是同为渡劫大能,他人也无非斥骂其疯癫,不知所谓,乃至不认同这些定义,却无法将其所用的雀凤之说从其观念中否定。” “故此,何为极?” “念头通达,所持心安,即为极!” “此为……唯心法!” “亦是……超脱法!” 林朝辞低声自语。 身上的法力以肉眼可见的形态爆发。 如同海啸一般。 化作一道波动的光柱。 拔地而起,直冲云霄。 “任何奇迹只能诞生自奇迹之中!” “与有形的肉身相比,无形的灵魂更加无拘无束!” “肉身不能超越已知的限制。” “就像机器不能超越自身的上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