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加上许青山组织起来的这龙江会,成为了他们互通有无的自留地。 比起那些单枪匹马从小县城来到京城的学生,他们这帮人明显透着一股范儿。 不是那种生在大城市的精英范,也不是那种没见识到土气范,而是一种.生长自一处闯海打拼之地与生俱来的野性范。 “今天大家都聚在这里了,没有人没来。” 许青山双手胳膊肘撑着桌子。 哪怕他只是坐着开口说话,在这帮人的心中,他都是个巨人。 “这证明了我们第一代龙江会的凝聚力。” 许青山双眼锐利,和每一个人对视。 刚上大学的年轻人都是有锐意的,特别是在这里的将近一半都是在小班里见证过许青山的领头羊作用的人。 那种拼搏奋发、锐意进取的智慧狼性,在高三下半年时间被许青山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 十七八岁的少年,如果找到正确的方式,是最好塑形的。 “但这远远不够。” 许青山沉声说道。 在座的人都直起腰杆,精气神十足。 “我们既然来到了京城,那就要在这里站稳脚跟。” “就像我们龙江会当时聚集在一起的理由一样,我们是外来的游子,但我们凝聚在一起,可以在这里打出一片属于我们龙江人的落脚点。” “也许我们这里很多人在未来会回到家乡去开发建设,也许我们会留在这里继续开拓。” “但不管怎样,龙江会在京城有了立足之地,后来者也有寄身之所。” 许青山的声调稳重,深入人心。 “我们是开拓者,但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越来越多的后来人会跟在我们的身后,会托举着我们向上攀登,我们会提携着更多的后来者,在这座京城里垒起属于我们的金字塔!” “所以我们.” “要有规章。” “要有制度。” “要有组织。” “要有完整的推进、孵化、成型、落地的生态体系。” 许青山说到这里,也意味着这原本只是一个qq群聚集起来的龙江会,将会在今天开始更换了其原本的意义。 正式,完整,充满潜力。 “所以我决定。” 许青山站了起来,双手按在桌上。 明明这里并没有讲台,也没有演说席,但许青山的激情还是在此刻浸润进了每个人的心中。 “我将以我个人公司的名义,在京城拍下一块地,供龙江会免费使用。” 许青山此话一出。 在场人脸上无不变色。 只不过他们并不是难看的脸色,而是难以置信、惊讶、狂热、推崇. 尽管没有多少人清楚在京城拿一块地需要有怎样的财力,但他们都很清楚许青山的家庭背景,这种财力绝对不是许青山的家人能够提供给许青山的。 当然,也没有听说过许青山被什么富婆给包养了。 所以这笔财富的来源,最大的可能,就是传说中许青山假期的时候在鹭岛创业的收入。 许青山去鹭岛创业的事,他们是略有知晓的。 暑假的时候龙江会里整天叽叽喳喳地在聊天,许青山只是偶尔心情好了出来冒个泡,有时候被大家问在干嘛,就会拍上一张照片给大家看看公司的模样,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但大家都不清楚许青山的公司到底是怎样的规模,叫做什么。 可眼前许青山说要买地,而且是要在京城买地。 一下打破了许多人心中原本的预期。 一个更加神秘、强势、高大的许青山的形象悄然树起。 “这块地我现在已经有了目标,今天也已经向京城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提出了申请,这两天提交好相关资格的身份证明文件和完成验资流程,国庆过后我就会去参加这场土地拍卖。” “这块地,会成为我们龙江会的起点。” 许青山加重了语调,让大家从方才自己宣布买地的话中清醒过来。 “之后龙江会将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不只在于我,也在于你们。” 许青山继续说道。 随后的规划,才是他的野心。 “这块地,我会安排好宿舍楼,安排好龙江会大厦作为我们的基地,一切规格都会向产业孵化基地和科创中心看齐,会有新世代智能厂区、车间,会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室,会有你们所能想象的,关于互联网、创业、开发、科研等等充满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存在。” “我会尽可能地为你们提供你们所需要的东西。” “我会为你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平台,这里面包括了资金支持、导师指导、资源对接、上下流人脉等等。” “我会去邀请专业的评估团队和规划团队入驻,起码前期是需要的,如果后面有谁能做这方面,就交给我们自己人做。从项目的启动,到发展,到成型,甚至是到上市,我们内部都要能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规划,设计商业模型、进行市场分析、制定融资计划等等。” “企业,我会去对接。” “学校,我也会去对接。” “政府,也都可以交给我。” “我们要搭建成拥有场地、资源、人才培养、项目生成等等一体的全流程创业孵化生态和创新科技孵化生态。” “想做实验的兄弟姐妹们,就安安心心地享用着自己的实验室去做实验,你们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有创业团队来帮助变现。” “想在商界博浪的兄弟姐妹,就放心地往前闯,我们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和最好的产品。” “我们现在尚且稚嫩。” “一切都还不是定数。” “我相信你们拥有这样的资质,拥有这样的天赋,也拥有这样的努力。” “虽然我们年轻,但也因为我们年轻。” “所以未来就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许青山的这次演讲并没有任何忽悠的性质。 他所打算做的一切,在眼下这种阶段,是切切实实地带给眼前这帮充满朝气和天赋的年轻人们一个通往未来的机会和通天大道。 别说是爸妈了,就连去学校拜个大牛导师,都没法像许青山这样提供资源。 这绝对是他们人生绝无仅有的机会。 许青山做的,比他们的爹妈都要到位。 但这笔投资,许青山难道就会亏么? 不说别的,不说后续的投入能不能带来产出。 就单单许青山09年想要在京城想要拿块地这件事你左看右看,他都亏不了。 这是双赢! 而且,只是那块地免费给龙江会用而已。 难道上面的那些场地、设备的投资,许青山后续不会收回么?不可能的,而且他还准备了一部分对外开放的可租用的区域。 对于许青山来说,这种赢,他只能是赢麻了的那个。 这样的投资,可不仅仅是经济账。 也同样意味着,别的地方不说,龙江实验这座正在逐渐成为闽越省重点名校的学校,未来朝着京城输送的人才,大概率会成为许青山的人才库。 而且。 许青山并不打算把龙江会只局限于龙江实验。 他们只是第一届第一批。 随着之后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大,也同样会逐渐开放对于龙江市其他学校来京城顶级大学上学的学生,甚至是周边鹭岛、龙山,乃至闽东闽北。 这些,都要徐徐图之。 “老大,你就说,我们能做什么?能做的,别人不说,我一定做!” 许青山停顿了许久。 终于有人从许青山所提出未来宏达版图的冰山一角中回过神来,站起来拍拍胸脯说道。 许青山认识,这是8班的同学,在京城航天航空大学,叫孔季琦,长相看起来像个莽夫,但思维很活跃。 “对!青山做了这么多,我们也一定会竭尽全力的。” 一直很温和的郑少平此时竟然也站了起来,豪迈地举起杯子朝着许青山敬了一杯满的橙汁,然后一饮而尽。 “说吧!要怎么做?” “还是我们一起头脑风暴?” “都行,老大这一波,我跟了!” “老大,那可就先谢你让我占你便宜喽。” 一个接着一个,都站了起来,举着杯子朝着许青山敬过来。 这一杯饮料,和方才大家聊得开心、互相庆祝的举杯不同,更像是一场誓师,喝了这杯饮料,就彻底上了龙江会这条船。 问题是就许青山给出来的这么丰厚的条件,没有人会拒绝上这条船。 甚至夸张点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