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小子,不知道院士也分三六九等吗?” “像人家王老,那是跟陈省身先生他们齐名的,我算个屁啊。” 许青山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位京大院士。 “咱们做学术的,要对自己有点底,不过,我很看好你小子,你可得加油,别浪费我的人情。” 王诗宬很是坦白。 一旁的陈大跃听得直翻白眼。 “走吧,我给小李打个电话,安排辆车给我们” “老师,不用,我有车。” 许青山连忙说道。 “嗯?” 王诗宬愣了一下。 “小陈不是说你小子刚来京城吗?进学校还是他骑自行车给载回来的不是?” “是刚来,陈老师载我也没错。” 许青山笑了笑。 “但这也不影响我有车嘛。” 许青山掏出了手机,王诗宬和陈大跃都看着愣了愣。 现在这个时候,用智能机的人可不算多,能用得上智能机,也同样代表着不会太缺钱。 王诗宬和陈大跃对视了一眼,突然想到。 许青山今年单单从京大就拿到了不少奖学金,倒是可以理解。 但是这个车的话. 十分钟之后。 三人扛着一箱白板,看着面前看起来就很贵的迈巴赫。 王诗宬歪着脑袋问许青山。 “小许啊,这车,是你的?” “算是吧。” 许青山朝着下车过来帮手的王川点了点头。 他等忙完以后就要去找蔡文勝商量买车的事情。 “你奖学金这么多的吗?” 王诗宬震惊。 “还好,主要是我自己也有做点小生意。” 许青山腼腆地笑了笑。 陈大跃在一旁瞪大眼,他怎么不知道? “嚯,你这年轻人,真不可思议啊。” 王诗宬啧啧称奇,丝毫没有觉得许青山不务正业。 毕竟,作为学术研究者来说,其实他自己更不务正业一点。 王诗宬的兴趣可广泛得很。 他以前还是京大登山协会山鹰社的成员,05年的时候,他都52岁了,还去参加了一场京城国际马拉松比赛,虽然跑的只是半马,但也不差了。 而且这位数学大师,他平时最爱看的节目是百家讲坛,最爱看的书是文史哲。 他常常说,自己这是长了个理科脑袋,文科心。 “小打小闹罢了。” 许青山谦逊地说道。 说完,王川已经帮忙把白板都放进后备箱了,许青山也请王诗宬和陈大跃坐上后排,自己又坐上了副驾驶。 不多时。 他们三人就到了华科院数学研究所的家属区。 王元老先生就住在这一片。 一直以来都没有换过房子,虽然其实以他的积蓄和国家的奖励,他能够在京城买上一座四合院都够了。 老先生住在这里只有一个理由。 去所里方便。 许青山选择王元老先生,是因为就是他首先在华夏把筛法应用于哥德巴赫猜想,并且证明了命题{3,4},在1957年又证明了命题{2,3}。 当时直接在这一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后来又和他的导师华罗庚先生共同证明了用分圆域的独立单位系构造高维单位立方体的一致分布点贯的一般定理,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华-王方法”。 可以说,现在活着的老一辈数学家里。 没有人敢说自己比王元更懂数论! 有修改添加过几百字,大家如果没刷新出来再刷新一下页面看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