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市长夸我会教育孩子,啧,诶,咦!” 许学军坐副驾,春光满面。 他手里拿着手机,在那端详着自己与市长的合影,嘴里还在发出什么奇怪的死动静。 林月华听后撇了撇嘴。 “老许,你这可是坐享其成了,要不是我这么多年.” “要不是你这么多年辛苦管教是吧?但你不也捅了窟窿?” “伱要这么说的话,那孩子就都是我一个人的了?你都不用担责任的吗?” 夫妻俩也就事到临头的时候团结了个把月。 许青山的良苦用心,他们是一点也没听。 “行了。” 许青山本来在后排和外婆一起看着车窗外路边的花林的,龙江近郊素有东南花都之称,哪怕只是路过时走马观花,也是好看极了。 可前排夫妻俩一拐口就要往火气吵,许青山不得不出声。 “都别扯了!” “书是我自己想通要读的,钱是我拿奖学金来还的。” “家里现在我最大,听我的,不许吵架。” 许青山板着脸,让前排偃旗息鼓。 但他自己心里却很是无奈。 要不是自家这两老冤家,自己何至于此? 也不知道是不是命里八字犯冲,许青山想起前世老两口来接自己的时候,仍旧是这幅模样。 都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但他们偏生能顶着嘴吵上二十年。 吵归吵,闹归闹。 吵闹得厉害就想离婚,离婚后又记挂着对方,挂念久就想着复婚,复婚后又续上旧事继续吵。 人生就像一个圈,兜兜转转还是那冤家。 许青山大有想过放手让他们老两口自己去折腾,毕竟前世那么多苦吃过来,不还是折腾到一块,嘴里说着老死不相往来,实际上死都不愿分开。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这帮父母,多是这德行。 但如今尚有隐患,不彻彻底底排个干净,许青山又不想让两老冤家再吃亏吃苦。 瞧,他自己这么看父母,岂不是自己和父母也是那般? 许青山的话是真管用。 “你有出息,你有理,爸听你的,不跟你妈一般见识。” “儿子有本事,我听儿子的,就你能拿啥跟我一般见识?” 夫妻俩各甩句不痛不痒的狠话。 林月华继续专心开车,许学军继续看合照。 许青山看得直摇头。 从龙江市区回云漳的路,要比去鹭岛的还远,约莫有一百多公里,路上坡岭弯道、穿山隧道还多,车速也快不起来。 快就容易出事。 更何况这里又多有倚着国道建房的乡镇村落,一有不察,那赔钱都算轻的。 正想着。 林月华娴熟地避开从路中栏杆跃下的村民。 她开车很稳,但也松了口气。 “这路上就是危险,不打十二分主意就容易出事。” “等过两年我们这开通动车了,坐动车就挺好的,省心。” 许青山想起后来动车的便利,随口说道。 “动车危险呐,上月月底湘南那刚撞了两列车呢,还是自己开车好,起码方向盘在自己手里。” 林月华说起前阵子看到的新闻。 “飞机也是,我看新闻说前两天国外刚有架飞机空难,死了一百多号人呢。” 许青山见老两口又唠上了,便安静下来,任由他们两你一言我一语。 小轿车穿行在车流中。 在层叠青山中若隐若现,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绿。 若说鹭岛是海滨胜地,龙江是养老小城。 那出了龙江,往西南走,尽是丘山陵岭,龙江的县城便隐匿在这些丘陵之中,行至路旁,或见佛寺道观,或见深径野庙。 这数百里地中,不知藏了多少仙神佛法,也不知有多少宗神家仙。 这里有着闽越人最质朴的文化传承。 许青山瞧着窗外的岭上古庙,向身旁的外婆问道。 “那是九龙岭么?” “是啊。” “岭上有神仙么?” “当然有。” “那灵验么?” “不灵就没人拜了。” 婆孙两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说起这龙江诸神。 “等今年年底,寒假就能回家过了。到时候,做节的时候会有圣王巡安,到时候让你爸带你去看看。” 林月华也接过话茬。 “我哪有时间,正月十五做节的时候我们单位都上班了。” 许学军下意识地推拒道。 “圣王巡安,是广惠圣王和开漳圣王吗?” 许青山关注的是圣王巡安的内容。 “对,没事,你爸不愿意,到时候我带你和外婆去。热闹得很,跟着队伍还能捡糖果和小红包,保佑新一年平平安安。” 林月华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路段。 “还好你这次出国只是去发达国家,要是去非洲,你妈得担心死。” 许学军在一旁插嘴道。 “就我担心,你不担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