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许青山一本正经地点头说道。 孙家光: 这小子,怎么看起来有点像皮猴子呢? “目前不管是数理基础,还是计算机方向,其实我们华清都不输京大,我们深入了解过青山你的那些想法,我们觉得伱可能会更倾向于走理论应用的方向,这和我们华清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邱涌很是认真地阐述着自己的理念。 其实他还有话保留着没说。 那就是其实他觉得许青山也很适合来跟着自己做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光电材料的。 虽然他是化学系主任,但实际上研究领域更偏向物理。 如果许青山对于材料感兴趣的话,邱涌是想把许青山收作学生的。 当然,这里还有另一位很看好许青山的大佬在。 邱涌得先让大佬发言。 “许青山。” 孙院士一直在打量着许青山,见他对邱涌的话认同点头,老人家才慢慢开口说道。 “诶。” 许青山正襟危坐。 “我看过了你提交的《马尔可夫逻辑网络研究》,我觉得你在计算机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向很有潜力,要不要来华清跟着我试一试?” 院士就是不一样。 不需要什么多余的话,直接开口就是招募。 但许青山听到了孙家光的话,愣了一下。 自己那篇论文,可是只给陈大跃和夏壁灿看过的,难道是京大那边流出去了?还让华清的人拿到了? 看到许青山的疑惑,孙家光笑着解释了一下。 “我是第六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孙家光笑容平缓,但自信满满。 对于每一个志在学术科研的人,这样的头衔拥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同样,我也是ICML的特邀评委之一。” “所以,我已经在后台看过你的文章了,很有想法,很有灵性,我很喜欢。” “不管你是否选择华清。” 孙家光顿了一下,看到了身旁两位微微变了脸色的小辈,笑着说道。 “我都很欢迎你随时来找我聊聊想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希望你可以多学一学计算机图形学。” 孙院士的立场很是大气。 其实他这趟过来,倒也不是因为校长的什么任务。 对于这位一手创办了华清大学软件学院,又接任了信息科技学院院长职责的老华清人来说,他这一生去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科研人员。 最后还是选择归国扎根华清,以华清作为核心,不断地拓展着华夏计算机领域的边界。 甚至一直到十几年后依旧致力于编写计算机领域前沿相关教材。 在孙院士看来。 华清和京大的满分状元之争,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他是看过许青山的学术论文的,虽然看起来还比较中规中矩,但孙家光还是从那论文的细枝末节感受到了许青山的学术态度。 认真、谨慎、专注、富有创造力。 这在老人家眼里,简直就是完美的科研苗子。 虽然他是华清的院长,但如果许青山最后真去了京大,那他也不想因此就和对方失去联系和接触。 简单来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