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么。 人人都有谋算时,李息有没有? 也有!其实在前文已经点出一鳞半爪。 他知道自己给李姬搭线的事情,必然是犯了宫里某位的忌讳,不是陛下,就是太子,如今李姬又失势。 所以喽。 李息立刻来找了李广拜码头,表示以后全听老大哥的,秉承着:只要我不露头,天塌下来,也有大哥顶! 不给半点翻旧账的机会…… 实际上。 李息的谨慎在最近一段时间,有点多余,至于以后多不多余尚未可知,起码近期,可以确定是多余的。 近期。 朝堂上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尤其像李息这类公卿,大战在即,任何矛盾,皇帝都会能压则压,不能压便迅速铲平。 一切事宜,都要为出兵匈奴让步。 不过。 不能动的公卿里,有一人皇帝却动了,不是贬官、下狱一类的动荡,而是带着任务‘动’。 为了出兵匈奴‘动’。 日前,天子下诏,调卫尉张骞,为中郎将,再使西域! …… 博望侯府。 府上仆从正在忙碌,收拾衣物的收拾衣物,准备行囊的准备行囊,全都脚步匆匆。 后宅,堂邑父闷声道:“家主,此次出使西域,凶险与上次相差不远,不知朝廷可否会加派人手?” “会!” 张骞放下手里的茶盏,正色道:“陛下已经告知,此次使团规模将会达到数百人,所带金银财货不计其数。” “而且陛下有言,我可以自行招募向导、护卫。” 说着。 他看了堂邑父一眼,笑道:“你若不放心,再去招几个匈奴人引路便是。” 堂邑父点点头,真就应了,“我是这么想的!” 上次出使,被抓去漠北关押了十年,给堂邑父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 有一次便够,他可不想再来一次。 张骞哪能不知道他的心思,摇摇头,“今日不同往日,河西之地已经打通,被匈奴人堵住的概率很小。” “当然,你要多招几人,我也……” 他话到此处。 屋外忽然响起呼喊声,“家主,太子殿下来了!” “哦?” 张骞神情一凝,连忙朝屋外行去,“殿下到哪了?” “已经入了府门。” “快迎!” 没过多久,正厅内,张骞与刘据相对而坐,还是刘据率先微微一礼,歉意道:“贸然登门,博望侯勿怪。” 一句寒暄后,他直入正题,“听闻博望侯即将二使西域,孤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般问出这句话时,十个人里面,有九个都会回但讲无妨,张骞没有搞特殊,回了一礼。 “殿下请讲。”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