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府。 大行令李息的府邸。 李息以前是个将军,但在九卿的位子上坐了好几年,以前的武将干练之风,已经被磨炼的圆滑。 此刻。 他手里把玩着茶盏,视线低垂,说话的嗓音很有质感,“你们怎么不去找李广?” “李广与李姬不和,而且他冲动鲁莽,不足与谋。”下首的文士直言不讳道。 李息笑了笑,不置可否,“呵呵,老夫比之李广,好不到哪去,你们厚爱了。” 儒雅文士面不改色,“厚爱也好,抬爱也罢,大行令都被陛下逼到了李姬一方,不是吗?” “争储、争储,大行令不想,也得争!” 听到这话。 李息又笑,“到底是和卫氏争,还是与太子争……呵呵呵。”他将手中的茶盏放下,笑容里多了些疏离。 下首那位文士见状,认真言道:“与卫氏作对,和与太子宫作对何异?” “你与卫氏争,我们以为当今太子无仁君之相,要与太子争,伱我本就是一路……” “且慢!” 李息伸手打断他,“是不是一路人,另说,老夫今天只是做个中间人!” 文士见他油盐不进,皱了皱眉,不再多言。 不一会儿。 密室外响起沉闷的声音,“家主,宫中的客人到了。” “进。” 得了应话,房门才被推开,一个笼在兜帽下的人进来,瞧身形、衣着,是个女人。 不等女人站定,李息就起了身,朝文士那边介绍了一句:“这是东边来的客人。” “是个两千石之家的公子,至于他还代表哪些郡守、县令之家,先前他说太快,老夫全都没记住。” 说着。 李息又看向文士,介绍起另一方的身份,“这位是李姬的贴身女官,信任方面绝对没问题!” “老夫不打扰了,你们谈。” 他说走就走。 等密室内只剩下两人,女子解下兜帽,露出一张娇小可爱的脸蛋,轻声道:“阁下传信有要事相商,与我说便是,颖儿自当转告……” …… 相信颖儿,准没错。 “是哪几家?” 未央宫,靠近沧池的一处花园小径内,李姬的贴身女官将一张纸条交给太子,刘据。 “具体是哪几家,奴婢都记下了,还有一些对方说的笼统,只提了大致官职……” “无妨。” 刘据看着纸条上密密麻麻的郡县姓氏,笑了笑,“知道地名官名,还怕找不到人?” 大汉的郡县长官,绝大多数都是当地豪族。 除了郡守偶尔有例外,其他的郡守府属官,上到郡丞,下到掾史,大部分都是当地人担任。 须知。 如今没有任官回避制度。 历史上成文的回避法度,要到东汉才有,而最早执行这套概念的,是汉武帝。 但不是现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