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基层医生大多没接受过系统中医培训,这个圆盘把‘舌苔、症状、药粉编号’直接对应——比如患者舌苔淡白、有乏力、腹胀症状,就能对应 3号药粉,不用记‘肝郁脾虚’的理论,跟着圆盘走就行。” “第二个是多中心临床的数据规划……” “第三个重点是资源保障……” 方言开场的二十分钟就在讲廖主任让他着重讲解的三点,讲完这些过后,各部门的相关的领导就开始提问。 药粉是浓缩配方,质量怎么把控?万一出了问题,责任怎么分? 县医院的医生培训怎么落地?总不能让研究院的教授天天跑去吧? 又比如,后续跟踪的数据怎么采集,如何及时汇总? 反正方言后面又拿出了二十分钟来回答问题。 其中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是自己不认识的那几个司长问出来的。 就比如一些调度上的问题,方言根本就管不到这些地方,他们也询问方言应该怎么做,怎么协调, 最后这些没办法给回复的问题,那都是李副部长回答的。 这下大家也算是清楚李副部长的态度了,后面的问题也就没有太刁钻了。 接着李副部长也就出面结束了这场问询,进入了到了下个阶段,让方言开始介绍这些方子,主要是介绍给卫生部的独立评审专家团三个人听。 这个就是方言的自己的专业领域了,六个方子都是其他人经过半辈子临床时间搞出来的,他们总结的有些时候就一句话就足够让人感觉醍醐灌顶,方言讲出来自然是有种让人震惊的感觉。 “……古人有“正旺邪自退”“满座皆君子,小人自无容身之地”等说,对正与邪、攻与补的关系,做了富有哲理的论述。比如对待一个气息奄奄的痢疾病人,黄连、大黄,沾唇必死,是谓之“十分虚邪,无实可攻”。于是“但扶其正,听邪自去”保住了病人的生命,调动人体的正气去战胜疾病,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论、人本论,是中医学高层次辨证论治的经验总结,“不治之治”是治法中的最高搅界。补法奥妙,无过于此。但补法又不可滥用,若一味蛮补,动辄参芪胶术,必然滞塞气机,闭门留寇,后患无穷……救治肝昏迷,属阴寒秽浊内闭外脱者,即用本例方药;若湿热化毒,腑实内闭之急黄症,热深厥深者,以犀角地黄汤合大承气加菖蒲、郁金、麝香0.5克,4小时可醒,不过又因其辛香走窜之力极强,所以只可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过则泄人元气……” 随着方言的一一讲解,在场不懂中医的人,只看到懂中医的不断的点头,特别是三位独立评审专家。 等到方言讲完后,会议室里寂静了几秒,接着焦树德看了看身边的两位,然后互相交换了个眼神后,低声商量两局,接着焦树德说道: “李部长,我们这里没有问题,这方案完全具备推广条件。” “我们可以签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