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8章 县城医生沈占尧的故事(二合一章)-《重生1977大时代》


    第(2/3)页

    “这第一个病人就被我治好了。”

    “然后我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治病,这些年一共治好了一百多个人。”

    方言听到这里,忍不住皱起眉头问道:

    “那里怎么才记录了四十五例?”

    说着他扬了扬手里的医案记录。

    “记录了,但是被毁掉了。”沈占尧有些无奈的说道。

    “被毁掉了?发生什么事了?”方言有些纳闷的问道。

    要知道这东西如果有一百多件的医案,和只有四十五件医案,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沈占尧说道:

    “是将近十年前的事儿了,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样,但是我们那边我这种人在当地都被当成‘封建糟粕’。”

    “县里来了工作组,说我搞封建迷信害人。”沈占尧喉结滚了滚,表情看起来还有点心有余悸,他声音压得更低,说道:

    “他们翻出我藏在床板下的医案,足足三大本,为首的人说这是‘伪科学证据’,当场就在院子里点了火。”

    “后来呢?”方言追问。

    “后来工作组要把我弄去学习班,”沈占尧苦笑道,“还是之前治好的几个老乡凑了鸡蛋粮食,托人送给工作组,说我是真的救了人,才把这事儿压下去。但从那以后,我不敢再光明正大地记录,每次治好病人,就偷偷把名字、症状写在烟盒纸上,藏在墙缝里。”

    他指向医案最后几页的潦草字迹:

    “这四十五例,是我偷偷从墙缝里抠出来,重新抄录的。还有六十多例,要么烧没了,要么藏的时候受潮烂了,有个小姑娘,当年被疯狗咬伤后昏迷三天,我用下瘀血汤加了红花、桃仁才救回来,她的记录就跟着烟盒纸烂成了泥。”

    “也是后来他们没有盯着我了,我才把药方子弄到了杂志上。”

    “当时还是很害怕他们找我算账,所以没有敢写的太详细,就是想着谁看到了,能帮一个是一个,毕竟上面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就算是不懂中医的人也能看得懂。”

    方言听到这里有些感慨,果然这里面还有故事啊。

    “那些被毁掉的记录里,有没有特殊的病例?比如和普通狂犬病症状不一样的?”方言追问,他知道下瘀血汤的运用全靠辨证,特殊病例的记录最是珍贵。

    “有!”沈占尧点头。

    他顿了顿说道:

    “有个老人,被疯狗咬伤,不光怕水,还浑身抽搐,我在方子里加了天麻和全蝎才稳住。还有个孕妇,当时不敢用峻猛的药,减了土大黄的量,加了阿胶保胎,母子俩都平安。这些细节……现在只能记个大概了。”

    方言点点头,对着他说道:

    “没事儿,有这四十五例就已经不容易了。”

    光是听就知道,沈占尧当时应该很不容易,说起来方言还没有询问沈占尧的目前的工作单位呢。

    方言对着沈占尧问道:

    “对了,沈同志您目前在什么单位工作?”

    沈占尧一怔:

    “啊?不是您给我单位发函吗?”

    方言说道:

    “这个还真不是,邀请您到京城来,是中侨办廖主任的主意,当然我也是同意了的,他当时直接联系的卫生部,让那边直接给浙江那边发的。”

    沈占尧听到这话才恍然大悟,敢情自己这进京的事儿居然经过了这么多部门。

    他赶忙对着方言说道:

    “我目前在象山县医院工作,是那边的中医师。”

    “原来如此。”方言点点头。

    又是象山县,这个地方还真是和狂犬病干了上。

    不过话说回来了,也就是在当地才有人乐意试试,换做其他的人,未必能够想到这里,毕竟这年头通讯不发达,又不是网络时代,像是师父陆东华那样全国各地到处跑的人少之又少。

    更何况还有心情买当地的杂志,这种人就更是少了。

    可以说,方言能够拿出这个方子来治愈张福的狂犬病,完全就是一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迷信一点的说法就是张福命不该绝。

    要不然这种事儿都被他给碰到了,刚好发病到医院刚好遇到知道这事儿的陆东华,就像是许多巧合都是为了这一刻似的。

    方言接着又询问了马兴华的工作,本来以为这位的身份是那种农民,结果方言没想到,他还是村里的一名教师。

    “那您到城里来,学校就没老师了?”方言对着马兴华问道。

    方言是知道这年头的村中小学的规模,必然不可能太大,教师的人数也很少,很多都是一个或者两个老师。

    “不会不会,我们学校有六个老师,我走了其他老师还是可以上课的。”马兴华说道。

    方言没想都象山当地的村小教师人数还挺多,果然不愧是江浙地带,这教育资源都有明显的区别。

    “其实我们那个也不算是村小,是两年前两个公社联合起来搞的,好些村的孩子都在那边上学。”马兴华对着方言解释道。

    方言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难怪不得有六个教师,原来是两个公社联合起来的,这么算起来人数还是算少的了。

    众人聊着就到了住院大楼,协和的住院大楼在这个年代里已经算是很气派的了,毕竟是美国人之前修的嘛,风格就摆在这里,画风和这年代的好多苏联风格大楼完全不一样。

    沈占尧跟着方言后面,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看到这里进出的病人和家属,以及这里的医护人员,还有这里的装潢,都和他们县医院的风格差距很大。

    方言进来后就有人对着方言打招呼。

    特别是护士,没办法都知道协和中医科目前是协和收入最高的地方,而且接下来等到两栋大楼修好后,就是中医科专门使用的地方了,到时候肯定还会扩招人员,现在和方言这个主任混个脸熟,没准想想办法就可以跳科过去了。

    哪怕工资不涨,在新大楼里面工作那也比现在的科室好,当初老周修楼的时候就说过了,还要捐献一个专门供医护人员休息和就餐的地方,并且提供专门的餐食,都是老周家给钱。

    光是想着就眼馋。

    就连好多西医都在想,啥时候学下中医没准能跳过去,就更别说护士了。

    所以现在方言一走过来,大家对他全是笑脸,热情的招呼那真是络绎不绝,搞得沈占尧都纳闷了,方言这也太受欢迎了吧?

    难道就是因为他长的帅,这些小护士就这么热情?

    简直没办法理解。

    不过他也不敢问,跟着方言就到了中医住院楼层。

    在这里,他看到了目前国内对外开放的医院最豪华的配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