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骨痨疑云,汪真林荐医藏何意(二合一章)-《重生1977大时代》


    第(3/3)页

    “宋先生,您现在主要是什么情况?”方言示意他们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

    宋先生的儿子先接过话,语气里带着急切:

    “方大夫,我父亲十个月前在家走楼梯时摔了一跤,左手上臂骨折了。当时骨折养了两个月就好了,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失眠、头晕。又过了一阵,早上起床时甚至会突然昏迷,我们一开始以为是癫痫,赶紧送他去香江的医院检查,结果什么问题都没查出来。”

    他顿了顿,接着说:

    “最麻烦的是最近三个月,我父亲开始双手发抖,右手抖得尤其厉害,而且越来越严重。这两个月下来,他已经没法自己穿衣、拿筷子、握笔了,连走路都走不稳,说话也变得慢吞吞的,半天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我们后来又带他去欧洲的几家大医院检查,最后都说这是颤麻痹综合症……对!就是震颤麻痹综合症!”宋先生的儿子说着,还特意重复了一遍病名,怕方言没听清。

    “对对,就是这个病!”宋先生在一旁虚弱地附和,声音缓慢而含糊。

    “医院让我们住院治疗,我们住了半个月,又是吃药又是输液,可一点效果都没有。后来听人说您治病有办法,我们就赶紧从欧洲回来,专程找您看看。”宋先生的儿子说完,满眼期待地看着方言,希望能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震颤麻痹综合症……”方言听着有点耳熟,他稍微想了下才想起来这个病在自己上学的时候西医已经改名成帕金森病了。

    注意这个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症不是一回事。

    这个病最常见的初始症状,表现为肢体在静止时(如静坐、手抖放膝上)出现不自主抖动,活动时减轻、入睡后消失,其中“右手震颤”尤为典型。

    然后就是肌肉僵硬、活动时阻力增加,患者常感觉肢体“发沉”“紧绷”,严重时会导致身体姿势异常(如弯腰驼背)。

    接着站立或行走时平衡能力下降,易摔倒。

    动作变慢、幅度变小,如穿衣、扣纽扣、拿筷子等精细动作困难,走路时起步费力、步伐细碎,也就是所谓的“慌张步态”,说话语速变慢、语调单调。

    晚期患者甚至无法独立站立。

    除运动症状外,患者还常伴随非运动症状,如失眠、头晕、便秘、抑郁焦虑、记忆力减退等。

    眼前这位宋先生的症状,确实能和这个对上号。

    方言对着患者宋先生问道:

    “您这手抖,是不是坐着不动的时候最明显?比如吃饭前手放在桌上,会自己抖;要是伸手去拿筷子,抖得反而轻一点?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躺下后手抖会不会停?”

    宋先生慢慢抬起右手,手腕轻轻晃了晃,能明显看到手指在不自主震颤,他吃力地开口:

    “是……坐着不动的时候最厉害,拿东西、做事的时候能好点……晚上躺床上,要等好一会儿才能不抖,有时候半夜醒了,手又开始抖,翻个身都费劲。”

    他说话的时候,表情呆板,说话缓慢没有感情,一点点的往外挤词儿似的,而且说到最后,他嘴角已经开始漏口水下来了。

    他助理看到赶紧擦干净。

    方言又指了指宋先生的肩膀,继续追问:“那您平时觉得胳膊、腿发沉吗?比如想抬胳膊够东西,会不会觉得没力气,动作慢半拍?”

    宋先生这会儿像是死机似的,张了张嘴像是在反应。

    一旁的宋先生儿子急忙补充:“对对!我爸现在穿衣服都得我帮着,自己抬胳膊要半天,扣纽扣得盯着慢慢扣,稍微急一点就扣错;走路也是,脚抬不高,小碎步往前挪,生怕摔了,出门都得推着轮椅跟着。”

    方言点点头,起身走到宋先生身边,轻轻握住他的右手手腕,感受肌肉的张力能明显感觉到肌肉僵硬,不像正常人放松时那样柔软,稍微转动手腕,就能感觉到明显的阻力。

    他又让宋先生试着握握拳,宋先生的手指缓慢收拢,动作僵硬且不协调,握拳后再展开,同样慢得吃力。

    方言接着对宋先生说道:

    “您吐舌头我看看。”

    宋先生听到后好几秒才张嘴吐出舌头来,方言表现的也很有耐心,一直等着。

    一直到宋先生吐出舌头来。

    方言看到宋先生的手开始疯狂的抖动起来,口水“哗”一下淌了下来。

    一旁的助理眼疾手快,立马就用手帕给接住了。

    “不好意思!”宋先生这会儿还对着方言道歉。

    方言刚才已经看到舌头了,舌苔前段黄带灰。

    总的来说,他的神志还是相对清晰的,还是有自己判断的,但是反应速度慢。

    他收回手过后,手的震颤又停下来了。

    仔细看还是有小规模的抖动。

    方言摇摇头说道:“没事儿,我摸一下脉。”

    接着方言开始摸脉,然后对着患者问道:

    “宋先生,您吃饭,睡觉,上厕所大小便怎么样?”

    宋先生的儿子刚想代替回答,方言对着他摆摆手,示意让宋先生自己来回答。

    这也相当于是测试。

    宋先生喉结慢慢滚动了两下,眼神微微聚焦,一字一顿地说道:“吃……吃得少,嚼东西没力气,咽下去费劲,有时候还会呛到……睡不好,半夜总醒,醒了手就抖,翻个身要好久……大便……好几天一次,干得很,得用……用开塞露才行……小便还好,就是起夜多,一晚上要起来两三次。”

    他说话时,右手始终在轻微震颤,说到“费劲”“干得很”这些词时,还会下意识地攥攥拳,可手指僵硬得只能勉强弯曲,动作慢得像生锈的零件在转动。

    方言一边听,一边指尖感受着脉象,脉沉细而弦。

    接着方言有开始摸他的右手脉。

    同时继续问道:

    “欧洲那边用过什么药?”

    宋先生听到这话,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儿子还有助理。

    助理很快就拿出了一个袋子,上面就是检查报告,还有治疗的些单据。

    方言看了下,用的是左旋多巴单方片剂100mg /片,并且还用了辅助用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

    方言眯了眯眼睛,这种抗胆碱能药物的副作用很明显,包括口干、便秘、视力模糊、认知迟钝,宋先生本身就有“大便干、反应慢”的问题,服用后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甚至让他感觉“身体更僵硬、没力气”,这也是他觉得“用药无效”的重要原因。

    右手摸完后,还是脉沉细而弦。

    方言收回手后,对着患者和他家属说道:

    “您这个情况在我们中医里叫‘颤证’,是因为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脉络瘀滞,气血亏虚,虚风内动,肢体震颤所导致。”

    “说白了,就是您身子里的‘营养’和‘力气’都不够,筋脉没养住,气血也跑不通,才让手不受控制地抖、身子发僵。欧洲用的药只盯着‘抖’这个症状,没补您身子的底子,反而加重了便秘、反应慢的毛病,所以没效果。”

    宋先生的儿子听完后,说道:

    “那方大夫,这些病能够调过来吗?”

    方言点头说道:

    “当然可以,中医治疗这个有专门的一个方子,叫做定振丸,是明朝时候一个中医发明的,记录在古籍里面。”

    “稍微做点修改过后,就可以用在宋先生身上了。”

    “停西药后开始吃,顺利的话很快他的症状就会好转。”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