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言皱起眉头来,他来到患者轮椅边,拿起患者的手开始切脉。 左右手摸完后,发现脉象浮滑。 接着方言打算看看他的舌苔,他先试着对患者说道: “能听到我说话吗?” 患者没有说话也没任何的反应。 接下来方言就对着患者家属说道: “我要看下他的舌苔,你们谁能帮我弄开他的嘴巴?” 听到方言话,患者的妻子立马站了出来。 对着方言说道: “我来吧。” 患者妻子轻轻扶住患者的下巴,小心地将他的嘴巴撑开了,看起来好像不是第一次做这事儿了。 方言拿起手电筒,俯身观察,只见患者舌尖红,苔白干。 看到这时候,方言对精神分裂这个结论有点怀疑了。 典型精神分裂常伴随的“痰热扰心”,一般是舌苔黄腻、狂躁易怒等特征,他这个明显不符,而且听刚才患者家属说的症状诱因与情绪刺激高度相关,更偏向“郁证”范畴。 患者的舌象舌尖红、苔白干、脉象浮滑与症状表现,更契合“肝郁化火、阴虚内热”的中医病机。 详细说,中医认为,舌尖对应“心肺”,舌尖红多为“心火或肝火上炎”;苔白干则是“阴虚津液不足”的表现。 若为典型精神分裂中医多归为“狂证”或“癫证”,因长期痰热堵滞心神,舌象常是舌苔黄腻、舌质暗红,也就是痰热内蕴的特征。 但患者苔白干、无腻苔,说明体内无明显“痰浊”,反而有“津液耗伤”,与精神分裂的核心病机“痰热扰心”矛盾。 浮脉主“表证或气机郁滞”,滑脉虽可能提示“痰浊”,但结合“苔白干”,此处的“滑脉”更可能是“肝郁日久化火,气机紊乱导致的脉气浮动”,而非“痰瘀阻滞”的实滑脉。典型精神分裂若伴随痰瘀,脉象多为沉滑或弦滑,与患者“浮滑脉”体现的“气机郁于上、内热初起”不符。 方言重新回忆了一下刚才患者妻子说的情况。 初始诱因是“与妻子因钱吵架”,随后因“旅游吵架、家人反对离婚”,症状从“幻听”发展为“恐惧、淡漠”,无典型精神分裂的“思维破裂、行为异常”比如无故伤人、逻辑混乱。 随后他表现的睡眠差每天仅睡 2小时、夜间恐惧。 这是“肝郁化火扰心、阴虚不能敛阳”导致的心神不宁,而非精神分裂因“痰热昼夜扰心”引发的持续狂乱或淡漠。 而且患者妻子自己说了,患者在精神病院按“精神分裂”治疗后,症状“越来越凶”如恐惧加重、睡眠更差,加上西医常用的镇静类药物,很可能会进一步耗伤津液、压制气机,导致“内热更盛、心神更不安”。 而他真是精神分裂也就是痰热扰心,镇静药可暂时抑制痰热扰心,症状应有所缓解。 所以这种“治疗无效反加重”的情况,也侧面说明诊断可能偏离了真实病机。 方言直起身,语气笃定地对家属说: “从他的舌象、脉象和症状发展来看,他大概率不是精神分裂,更像是‘肝郁化火、阴虚内热’引发的郁证,和咱们平时说的‘长期生闷气憋出的毛病’更接近。” 这话一出,诊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患者妻子最先反应过来,皱着眉追问:“方大夫,可国外医院和精神病院都确诊是精神分裂啊,怎么会不是呢?他都出现幻听、自伤了,这些不都是精神分裂的症状吗?” 其他家属也跟着点头,患者母亲急得声音发颤:“是啊方大夫,我们也希望不是,但他现在连我们都不认了,还说有人要害他,这不是精神分裂是什么?” 方言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两个对比框,一边写“精神分裂(痰热扰心)”,一边写“郁证(肝郁化火)”。 然后逐条解释: “你们看,典型的精神分裂,不管是中医说的‘痰热扰心’,还是西医说的认知障碍,都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无诱因突发’,比如好好的突然出现幻听、思维混乱,和情绪刺激没关系;二是‘症状无逻辑’,比如幻听内容天马行空,一会儿说有人追他,一会儿说自己是神仙,和现实毫无关联。” 他指着患者继续说:“但你们家这位不一样。他的幻听全是‘骂他赚黑心钱’‘饭里下毒’,这些都和去年‘因钱吵架’的事儿直接相关;而且他的症状是一步步加重的,从吵架后心情不好,到幻听,再到恐惧,每一步都有情绪刺激的影子,不是突然发作的,这更符合‘郁证’的规律。” 接着,他又指向舌象: “再看他的舌头,舌尖红、苔白干,这是‘肝火往上烧、津液被耗干’的表现。如果是精神分裂,长期痰热堵在心里,舌头应该是‘舌苔黄腻、舌质暗红’,像蒙了一层脏东西,可他没有这种‘痰浊’的迹象,反而因为长期上火,连舌苔都变干了,这和精神分裂的核心病机完全不符。” 患者妻子听得愣住了,下意识地问:“那他之前在精神病院治疗反而加重,是不是也因为诊断错了?” “对!”方言点头,“精神分裂常用的镇静药偏温燥,会进一步耗干他体内的津液,让肝火更旺,就像给烧得正旺的炉子添柴,火只会越烧越猛,所以他的恐惧、失眠才会加重。如果是郁证,用清肝火、补阴虚的药,就能慢慢把‘火’降下来,症状自然会缓解。” 家属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的焦虑渐渐被疑惑取代。 患者妻子犹豫着说:“那……那现在该怎么办?能治好吗?” 方言说道: “至少是辩证正确了,那就有办法治。” 听到方言这么说,几个家属脸色顿时好多了。 只要能治疗就行了。 这时候方言放下笔,目光扫过在场的家属,语气严肃了几分,他说道:“不过在治疗前,有两件事必须说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