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针尖刚触到皮肤时,廖主任只觉一丝轻微的酸胀,还没等他反应,针已顺利扎入0.5寸深,一圈红晕在针周围出现,得气了。 方言轻轻捻转针柄,幅度小而频率稳,一边转一边问:“廖主任,有酸、麻、胀的感觉吗?” 廖主任点点头,胸口原本发闷的感觉像被捅开了个小口子,憋胀感正一点点往外散:“有酸胀感,而且……胸口不那么闷了,呼吸都顺了点。” 接着是内关穴。 方言让廖主任手腕伸直,找到腕横纹上两寸、两筋之间的位置,针身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 这穴通心脉,扎的时候得避开血管。 针尖刺入时,廖主任手腕微微发麻,那股麻意还顺着手臂往胸口窜,他忍不住说:“嘶……这麻劲儿还往心里走,心慌的感觉轻多了!” 方言继续轻捻针柄,直到廖主任说“麻胀感更明显”,才停手固定针位。 轮到肩颈的穴位,先扎肩髃穴。 方言让廖主任放松右肩,找到肩峰前下方的凹陷处,针身垂直刺入1寸。这穴是疏通肩颈经络的要穴,刚扎进去时,廖主任右肩疼得轻哼了一声,毕竟经络堵得厉害,“得气”的感觉会比其他穴明显些。 但也就两秒,随着方言缓慢捻针,痛感渐渐变成了酸胀,之前扯着疼的肩膀像被松开了紧绷的绳子,他试着轻轻抬了抬胳膊,居然能抬到与肩齐平,没再像之前那样一抬就疼得钻心:“诶?!这就能抬了?有点意思哈!” 就算是知道方言的医术,也感觉有些神奇,就像是自己身体的开关被搬动了似的,一下就好了。 这人搞得像是机器似的。 最后扎曲池穴,在肘部横纹外侧端,针身垂直刺入1寸。 这穴能辅助疏通上肢经络,扎入后,方言一边行针,廖主任灸说酸胀感顺着小臂往下走,连带着手腕都松快了。 方言把四组针都固定好,叮嘱道:“您别乱动,留针15分钟,我给你开药。” 留针的工夫里,廖主任试着慢慢活动右肩,能抬到耳边了,摸后腰也能超过腰线,虽然还有点轻微的酸胀,但之前的剧痛彻底没了。他忍不住感慨:“这针灸是真管用,才扎上一会儿,肩膀就能动了,胸口也不闷了,还得是你啊!” 说完他又想起一个事儿: “对了,那个沈占尧已经通知了,国庆结束后应该就到。” 方言这会儿正在开药,听到廖主任的话也是一怔。 这效率可真够高的,等他来的时候张福都还没痊愈呢。 “这么快?我还以为得等节后一周。”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丹参15g”,笔尖划过纸面沙沙响,“不过也好,等他到了,刚好能赶上收尾工作。” 廖主任靠在椅背上,右手还在轻轻活动,抬到头顶再绕到后腰,同时还在说道: “你的事嘛,自然安排的快点。” 接着方言开好了药方,亲自跑了一趟中药房让煎好直接送到诊室来。 回到自己诊室后,方言又和廖主任聊起了司马先生和马国梁两位的情况,给他汇报了最新的进度,廖主任听到后很是欣慰,说话间15分钟的留针时间到了。方言放下笔,先走到廖主任身边拔针,按“先胸后肩、先上后下”的顺序,先拔膻中穴的针,拔针时手指捏着针柄轻轻旋转,再缓慢抽出,顺手用消毒棉按住针孔,防止出血。 廖主任只觉胸口最后一点闷胀感随着针的拔出彻底消散,深吸一口气,连胸腔都觉得开阔了。 接着拔内关穴的针,针刚抽出,廖主任就揉了揉手腕:“你这一手是真管用,现在一点心慌的感觉都没了,手腕也不麻了。”最后拔肩髃和曲池穴的针,拔完肩髃穴,廖主任直接把右胳膊绕到背后,能轻松摸到肩胛骨,他忍不住笑出声:“太神了!之前穿衣服都得别人帮忙,现在自己就能穿了,下午去宴会总算不用丢人了。” 方言把拔下来的针收好,又递过一杯温水:“喝点水,补充下津液。一会儿我让药房把药煎好了送过来,到时候您先喝一碗,其他的带回去,中午和晚饭前再喝一碗。” “好!”廖主任点点头,接过方言递上来的热水。 过了一会儿,药房那边煎好的药也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