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接着方言这地方就不上鱼了,他倒是安东和陈大导还上了好几条小鱼。 大舅哥那边更是离谱,不知道是不是调的有问题,老是挂底钓出来一堆树杈子和水草,他还是老手,连说这里的情况和广州不一样。 方言在走之前,又换了个地方重新下了最后一杆。 大姐夫也跟着一起,提着桶跟着他。 刚换好鱼线抛竿,身后就传来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 “小伙子,小伙子!” 回头望去,是个穿着深蓝色中山装的中年人,手里拎着个帆布包,径直走到鱼桶旁,蹲下身盯着里面的两条大鱼,眼睛都亮了: “你这鱼卖不卖?我给你算高价,比菜市场贵三成!” 方言盯着浮漂,对着他回道: “不卖,自己钓着吃的。” 中年人没起身,搓了搓手继续劝: “小伙子,你看啊,这鱼你带回家还得收拾,费事儿不说,做不好还浪费了这么好的食材。卖给我多省心,直接到手现钱,回头你想买啥买啥,多划算。” “真不卖。”方言的语气依旧平淡,目光没离开水面。 中年人不死心,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 “我跟你说,我家老爷子今儿个过寿,就想吃口新鲜的湖鱼,你这两条鲤鱼品相好,送过去有面子,价格再给你加一成,咋样?” 周围钓鱼的老头们都看了过来,叼烟斗的老爷子忍不住开口:“这位同志,人家不想卖就别勉强了,钓鱼的都懂,自己钓的鱼哪能随便卖。” 中年人却没理他,只盯着方言:“你这小伙子咋回事?给你钱还不要?我这价格比市场高一半都多了,你不卖就是傻子!” 方言这才转过头,看着他笑着说道:“同志我不缺钱,今天出来钓鱼就想留着自己尝鲜就行,要不这样,你去其他人手里买,多给点钱肯定有人卖的。” 方言第一次钓上来的鱼,那不得给家里人留着尝尝鲜啊? 卖鱼? 除非是刚从乡下回来的时候,那会儿兜里没钱。 “你……”中年人被噎了一下,脸色有点难看,正想说什么,就见方言猛地抬手,手腕一扬,鱼竿再次弯起,浮漂又沉了! “又上鱼了!”有人喊了一声。 方言顾不上理会中年人,专注地收线,一条一斤多的草鱼“扑腾”着被提上岸。 中年人看着这一幕,脸色更沉,冷笑一声,嘀咕道: “放着钱不赚,真是不识好歹!”说罢,扭头就走。 方言把鲫鱼放进鱼桶里,接着看了眼手表,对着其他人说道: “差不多了,该回去了。” 老胡没有钓起来大鱼,只有点小鱼,他早收拾好了渔具,闻言立刻应声: “走!回去吃鱼!” 陈大导和大姐夫也跟着起身,安东才钓没多久,只有一些小鱼,一脸遗憾。 几人拎着东西往停车的地方走,刚拐过湖边的柳树丛,就撞见刚才那个买鱼的中年人正站在路边抽烟。 他瞥见方言手里的鱼桶,又想开口,不过还是忍住了。 接着他目光跟随方言来到路边的车旁,然后目光瞬间被车吸引住了,三辆奔驰并排停在树荫下,其中一辆银灰色的跑车尤为惹眼,方言打开向上扬起的鸥翼门,车像是展开的翅膀,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方言坐进去轻拉门把手,鸥翼门缓缓落下。 其他人分别走向另外两辆奔驰。 中年人手里的烟“啪嗒”掉在地上,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刚才的嚣张劲儿早没了踪影,只剩下满脸的惊愕。 他盯着那几辆车,又看看方言几人,终于反应过来,能开得起这种车的人,哪里会缺卖鱼的那点钱? 自己刚才那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简直是笑话。 “原……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看着眼熟呢……”他喃喃自语,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这会儿他已经想起来了,这车在京城里,只有协和那个年轻医生在开,想起方言的身份,他顿时脸又红了几分,刚才居然把他当做一般小年轻了。 人家刚才对他已经算是客气的了。 引擎启动,低沉的轰鸣声在安静的路边响起,三辆奔驰缓缓驶离,只留下那个中年人愣在原地,望着车影消失的方向,久久没回过神。 嗐,果然京城这地方藏龙卧虎,随便装逼可能就撞人家枪口上了。 这次也是运气好,人家没和他一般见识。 下次得注意了。 …… 方言倒是不知道买鱼的人还有这么多内心戏,他们开车回到家里,就立马开始张罗起来。 这会儿大姐和小姨子还有大嫂叶云已经在厨房里面忙活了,周末的规矩就是她们负责备料,方言来负责动手做菜掌勺。 看到方言他们提着桶回来了,厨房里的几个人立马凑了上来。 “嚯!”大姐惊讶看着大姐夫手里提着的桶里,已经快塞下不下三条鱼。 “我和兄弟钓的。”大姐夫笑着说道。 大姐说道: “厉害啊,没想到你们两个居然还会钓鱼。” 方言说道: “运气好而已,我们都是第一次钓鱼。” 小姨子朱娴说道: “今天家里人多,你们这三条已经够了。” 这时候大舅哥朱琅表示: “我们这里还有呢!” 他指了指安东和老胡的桶: “都是鲫鱼,虽然比不上他们那些,但是这个大小可以烧汤。” 叶云笑着鼓励道: “也行,不错!不错!” 这时候家里正厅的人也听到外边的动静了,好几个人都走了出来,来到院子里看着方言他们好几个桶里的渔获。 老爹方振华和老丈人朱光南看到方言那一桶的鱼顿时惊讶了: “菜市场买的?” “什么话啊?我和姐夫亲手钓上来的,其他人都可以作证的!”方言说道。 其他人连连点头,给他们作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