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间到了九月七号,最后一批最远的研究生已经到了京城,方言今天同样在接待,全都是一视同仁,来拜访的就是客,好吃好喝招待着,走了还要送上助学基金的套餐。 之前一些没有来拜访的人,现在听到消息后,也就没有再矜持了。 这种好事儿大家在做,就个别几个人耍个性,这不是典型的不合群嘛? 再说了,方言又没错,他是真的想要帮助所有人的。 加上现在宿舍楼外边,还加了一块这栋楼的来历碑,上面清楚的记录了是方言救治熊婧家的闺女,然后熊婧以方言名义捐赠的,也就是他们住的很爽的这个宿舍楼,也是方言赚来的。 这是什么感觉? 就感觉到了京城过后,啥地方都是方言的影子。 以前还没到京城的时候,感觉还不明显,毕竟当时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研究生,现在正儿八经的考上后,真的要在京城落脚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方言在京城里的影响,还不光是在卫生系统的影响力,甚至是派出所听到方言的名字后,人家都要对他们热情一些。 一打听才知道,这里的一些警察是接受过方言培训的,他在公安系统那边还挂着职位,而且还不低。 这就像是什么感觉? 就像是本来看到海面上漂浮着的巨大冰山,感觉已经相当大了,然后被人告知那浮在海面上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你看不到的地方,人家还有更大的实体,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当然了,这么比喻还是到稍微的有点夸张了,不过他们目前能够接触到京城里最大的人脉,就是他们当初考研究生认识的方言了。 甚至可以说,一些事情找他比找自己班主任还要有用。 就比如说报到的时候,专门负责管研究生三个班的岳美中教授,就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需要帮助,又不太好意思找老师,可以找方言同学试试。” 这已经算是来自学校官方的认可了。 还有他们也打听清楚了,他们研究生班还没建立之前,方言就已经开始在研究院里工作了,并且单独有个自己的研究所,他就是研究所的主任。 这是代表什么? 还没考上研究生,就已经开始在研究院上班了? 虽然听起来很疯狂,但事实上确实是如此。 毕竟方言也说清楚了,他们以后如果研究出什么东西来,研究所和工厂也可以给予奖励,并收购这些成果。 而且最近他们还有人到方言家里拜访的时候,看到过学校大五的学生到方言和老胡这里报道的。 这些人都是分配到方言的研究所和老胡工厂里的人。 大家也看过新闻的,接下来即将开始和日本那边合作,这些都是扩大规模后,单位新增加的人员。 这说明接下来的中医行业那是大有可为啊! 他们已经看到了一条康庄大道。 等到时间来到了九月八号这天,终于迎来了研究生班开学。 这次的研究生一共一百八十八人,开学典礼在首都中医药大学礼堂举行,卫生部的副部长来了两位,一位是方言他们熟悉的李副部长,一位是郭副部长。 他们代表卫生部向全体新生表示祝贺,并对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期望。 主要是肯定了中医复兴的时代意义,有些让方言意外的是,他们两人都回顾了行业困境,指出1959年至1978年间全国中医从业者从36万人锐减至24万人、中医医院数量腰斩的严峻现实。 明确表态“卫生部将全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呼吁新生把握国家重启高等教育、扶持传统医药的战略机遇,。 聪明的人已经看出来讲话更深层的意义,是在对他们传递政策信号。 最后还提议提了一下方言,将方言的个体成功(国际谈判、研究所运作)转化为行业范式,希望引导研究生群体效仿其“产学研一体”路径。 这也是在公开场合下,卫生部领导确认了方言在这块的贡献和成功。 几乎是确定了方言未来的地位。 接着学校的书记王恩厚、还有研究院院长季钟朴也分别作了的讲话。 季院长讲话完毕后,正式宣布中医研究生班的老师名单。 岳美中担任研究生班书记。 一班班主任王玉川,副班主任任应秋、刘渡舟、董建华、方药中。 二班班主任王伯岳,副班主任耿鉴庭、赵树仪、付方珍、余瀛鳌。 三班班主任程莘农,副班主任黄星垣、孟澍江、潘澄濂、胡焕章。 此外,赵锡武代表中医研究院全体职工向新生表示热烈祝贺。 他们首届中医研究生班的师资队伍还是相当强大,除了这些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外,还力邀全国各地的名师来上课,并配以中年业务骨干,组成老中搭配的师资队伍。 一开始就说明了接下来研究生班的教育方针,对四大经典的学习方法是以自学为主,配以必要的辅导、答疑和讲座。 通读、精读、熟读,反复精思,咀嚼消化。 而后对经典详尽注评,作为课程考试的主要依据。 要求学得通,想得深,用得上,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日后学业精进提供了方向。 然后第一学期四个月设定了《黄帝内经》162个医案,还有穿插的讲座和答疑,除了这个之外还有《灵枢》有关针灸经络的篇章,由针灸研究所程莘农主讲。 然后还有社科院哲学所刘长林从方法论研究《黄帝内经》藏象经络学说。 南京大学天文系卢央教授解释《黄帝内经》中的天文历法。 国家气象局张德二教授解释《黄帝内经》与气象的理论原理”。 从多学科、多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 三个班每个同学还要对《素问》《灵枢》各两篇作详细注释和评议的任务。 方言反应过来,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些注释和评议在原来历史上汇编后装订成了《中医经典注评本》,在2011年由华夏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过,自己上辈子还买了。 也就是说研究生了班的人虽然多了,但是他们制定的教学任务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 学校的典礼结束后,方言他们就开始分班了。 他被分在的第一班,也就是王玉川教授的班级上。 跟着他一起分过来的原班级人员其实并不多,他们原班的二十几号人里面,只有孟济民,宋建中,杨景翔,成宝贵分到了一个班。 其他人都被打散到了二三班里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