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言看了看医案,上面写了她之前在医院里做过抗生素,激素,复方丹参片的治疗,还用过扩张血管的西药。 推测舌象可能和这个有关系。 接下来方言又给她左右手诊脉了一次,并且碰了碰她手上的那些出现在指头上的瘀斑,这里的情况也是轻轻一碰就痛,但是不像是脚趾头那样已经干瘪了。 方言诊脉后得到的脉象是脉弦数。 开始思考她这个病到底是什么原因。 舌红少苔,是损伤阴津,兼有瘀热内结。 脉弦数,弦主痛、主瘀,数主热,提示脉络阻滞兼热毒内生。 方言回忆下刚才检查的情况和张延昌收集到的信息。 患者的病程初期,因外感寒湿,阻滞脉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又未及时温通,所以造成寒湿凝滞。 她肢体瘀斑、触碰后疼痛如针刺,这就是瘀血阻络的典型表现。 人体的耳垂、手足末端为阳气难以达及之处,更易血瘀。 病情进展迅速,坏死组织局部化热,兼见舌红少苔,也就是中医里说的阴伤火旺。 不过这些都是标,不是本。 患者舌红少苔、脉弦数,方言结合她的西医使用激素史,判断一定会耗伤人体的阴液,造成阳气不足,气虚推动无力, 病情演变也就是,阳气不足后,寒湿入侵造成了脉络痹阻接着血瘀化热,又导致了热毒腐肉,变成了身体组织坏死,形成恶性循环。 她现在的坏死范围从脚趾向脚掌、手部蔓延,40天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面临截肢风险。 手背瘀斑虽未干瘪,但轻触剧痛,提示小动脉闭塞正向近端发展。 中医的核心治疗原则就是,急则治标。 先把她身上这些发黑的地方保住才是最重要的,保住之后慢慢的来治疗她体内的本。 所以现在体内应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体外应该活血通络,温通经络。 而且还必须要短期改善才行。 短期见效的手段……方言思索起来。 虫药,说来说去,还得用到虫药来。 虫类药善行通络,破血逐瘀之力强,能穿透细小血管闭塞处,短期内改善血流。 想到这里,方言直接就拿起处方写了起来: 水蛭6g(研末冲服)、土鳖虫9g、蜈蚣2条(去头足)、全蝎6g(研末冲服)。 金银花30g、玄参30g、当归15g、甘草10g。 桃仁12g、红花9g、川芎12g、赤芍15g、生地20g。 麦冬15g、石斛12g。 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温服(早晚各200ml)。 水蛭、全蝎研末随汤药冲服,增强虫药利用度。 除了虫药,其他的药,都是清解血分热毒,兼养血活血,针对坏死组织化热及舌红少苔的阴伤病机,还能破血逐瘀,改善微循环,针对肢体瘀斑、脉弦数的血瘀证。 麦冬和石斛放在最后,作用是缓解激素所致阴液耗伤,配伍玄参、生地增强滋阴润燥的效果。 写完过后,方言想了下,又拿了另外一张处方单出来,继续写到: 中药熏洗方: 药物:川芎30g、红花20g、桂枝15g、细辛6g、鸡血藤30g、透骨草30g 用法:水煎2000ml,待温度降至40℃左右(避免烫伤坏死组织),浸泡手足20分钟,每日2次。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改善肢体末端微循环,配合内服方增强疗效。 艾灸与刺络结合: 选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血海(健侧为主,患侧避开坏死部位) 操作: 足三里、三阴交用温和灸,每穴15分钟,温阳益气。 太冲、血海用银针轻叩刺络,放出少量瘀血,疏通局部气血。 写完后方言又加了一句: 注意:只适用于无痛的瘀斑部位。 接下来他把药方交给了,张延昌对着他说道: “现在就去弄药,争取待会儿能喝上一副,然后熏洗一次。” “我现在直接给她做针灸。” “中药房那边的药弄好,直接就让人送到住院楼层去,你顺便把这个医案带过去,让那边的护士准备一下。” 张延昌听到方言这话,点了点头。 然后就轻车熟路的跑去协和中药房协调工作去了,没办法这工作他最熟悉了,以前就是干这个的。 这会儿其他诊室里的同学看到这边的情况,也都跑过来凑热闹了。 这都快到饭点了,大家手里的病人也都基本上看完了。 写完了医案和总结,看到这里门口围着人,有一个就有第二个,然后这人就多起来了。 不一会儿就给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大家都看着方言给患者做艾灸和针刺。 这次的针刺有些不一样,方言没有用他自己的针,而是用的诊室里配发的标准银针。 方言让患者取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背部垫薄枕,暴露足三里、三阴交;上肢平放于治疗床,掌心向上暴露血海穴,足背朝上暴露太冲穴,确保施术部位肌肉放松。 方言对着陈文伟说道: “去关下窗户,患者本虚又寒湿易侵,要防着施术的时候受凉加重脉络阻滞。” 陈文伟也没觉得方言这指挥有啥不对的,他们虽然是大五的学长,但是在方言面前,他们就是他手下人。 走到窗户边把窗给关上后。 方言在患者身上持针呈90°垂直叩击穴位,力度由轻至重,以局部皮肤微微渗血为度,这是避免深刺伤及血管。 叩刺后,大家就看到瘀斑处皮肤出现细密针尖样出血点,初始血液呈暗紫色,约10秒后的样子,血色渐转暗红。 这是瘀热出来了。 接着方言用消毒干棉球轻压穴位,引导瘀血排出,每穴出血量不多,方言知道量少是因为血管闭塞导致局部血流缓慢。 接下来,肉眼可见叩刺后耳垂、手背瘀斑颜色从深紫转为淡紫,部分细小瘀斑边缘开始褪色,耳垂铜钱大小斑块边缘最明显的出现了变淡。 其他地方不一会儿,也可见的一些紫色的瘀斑就淡了下去。 不过就是血出的有点少,而方言也就是做了少数几个地方。 接着方言取纯艾条,剪成5cm左右长段,装入艾灸盒固定于穴位上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