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们要分开?”李冲对着霍家管事提出了疑问。 管事回应道: “都是这样,我们里面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还请放心。” 方言对着李冲邓财他们说道: “放心好了,没问题的。” 管事躬身: “谢谢林先生理解。” 方言点了点头,旋即在一个年轻人的带领下,朝着里面走了进去。 李冲邓财他们两人,则是被另外一个中年人领着走向了另外一边。 进入圣约翰大教堂外围,就能看到大教堂的正面了,它是1847年奠基,1849年建成,是香江最早建立的基督教教堂。 在1865年进行扩建工程,成为今日的模样。 方言跟着领路的年轻人踏上教堂前的石阶,仰头望去,圣约翰大教堂的正面在阳光下,浅灰色花岗岩墙体布满岁月的斑驳痕迹,哥特式尖顶直插云霄,两侧对称的塔楼如利剑般劈开云层。 它正门上方的玫瑰窗直径达三米,十二块彩绘玻璃讲述着圣经故事。 方言大概能看出来故事的大概。 石阶两侧的铸铁灯柱上缠绕着白玫瑰与常春藤,铁艺花纹间嵌着微型灯泡。 绕过教堂侧面,外墙可见战争留下的弹痕1945年空袭的破片在墙体上凿出细密的凹坑,如今被常春藤温柔覆盖。 二战期间,日军曾以该教堂为总部。 1944年7月,日本人将该堂改为公众会堂及日本人的俱乐部。 当时香江天主教主教获悉此事,及时将大部份家具迁至铜锣湾圣保罗书院。 在1945年的一次空袭行动中,半数的家具被炸毁,其余则物归原主。 战后,由于座堂受到严重的破坏,须耗费两年修葺。 现今座堂除了日常作主日崇拜之用外,更是举行婚礼及葬礼的重要场所。 彩色玻璃窗在侧光中展现出更丰富的层次。 方言认识上面的人,应该是圣母玛利亚。 领路者在一扇打开的侧门前停下,铜制门环上刻着“和平”字样,门内飘来陈年橡木与熏香混合的气息。 “请进!”领路的年轻人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进入教堂前厅,头顶的彩窗投下斑斓光影。 方言看到这里已经有人了,是几个英国人,车队接送的只是他们半岛酒店的人,其实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人已经先到了。 他们看到方言后,虽然还在互相说话,但是也不约而同的朝着他打量起来,毕竟方言现在穿着价值不菲的西装,并且就算是故意化了妆,长相依旧还是相当惹人注意的那一款。 几个跟着来的女眷已经眼神炙热的死盯着方言了。 此时,管风琴声从主殿传来,混着唱诗班少年的拉丁语吟诵,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庄重感。 穿过前厅进入主殿,阳光从玫瑰窗倾泻而下,在地面拼出完整的耶稣受难图。方言踩过犹大的彩绘玻璃块时,目光忽然与人群中的唐老、五师兄薛震相撞。两人不动声色地微微颔首,旋即混入宾客中。 方言下意识寻找廖主任一行,却未见踪影,不知他们被安排至何处,只得按请柬指示寻位落座。 此时临近上午十一点,宾客陆陆续续涌入。 李春芳与阿继也进入主殿,阿继一眼瞥见方言,立刻凑过来,目光在他座位后的烫金席位上打转:“林少,原来你坐这儿?” 方言颔首回应,不料阿继转头对他爷爷李春芳嘀咕: “我现在怀疑他是哪个大佬的私生子。” 方言哭笑不得地看向这个杠精。 只见阿继一脸严肃地摸着下巴,盯着方言,仿佛是在想到底方言像谁。 李春芳闻言轻咳一声,用拐杖轻敲孙子小腿:“你这个臭小子,别乱猜。” 然后又转头对方言笑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