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走了,该去会会霍家的人了。”廖主任解开安全带站了起来,周秘书早已将地图和文件袋收进公文包。 方言定了定神,同样解开安全带,然后起身拿起了自己的包。 等到舷梯到位,舱门缓缓打开。 廖主任率先走出机舱。 方言先让老爷子们出去,他则是走在最后面。 出了舱门,一股子海风的味道吹来。 接着他目光被停机坪边缘的景象吸引,两名身着卡其色制服的港英警察正站在铁丝网旁。 他们身后的公告牌上,“No Unauthorized Access”(禁止未经许可进入)的英文标识与繁体中文并列,殖民的气息扑面而来。 霍家管事快步迎上,在舷梯下微微鞠躬,身后两名随从立即展开红地毯。 “廖主任,诸位首长,”他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谦卑,“老爷本想亲自来接,无奈总督府临时有约……” 老爷这个词在内地已经消失好多年了,听到后大家都微微愣了一下神。 廖主任说道: “哦,没事,我们今天来得早,正好也能到处逛逛。” 霍家管事笑得很谦卑,对着廖主任说道: “我们已经准备好诸位下榻的酒店了,诸位首长还请上车,一会儿就到目的地。” 廖主任点点头,然后转过身对着众人说道: “那咱们走吧!” 这时候霍家管事问道: “对了,哪位是方大夫?” 方言在队伍后面回应: “我。” 霍家管事对着他点头道: “您好!” “有事?”方言问道。 “太太说了,等您到了,想请您先去帮她看个病人。”霍家管事对着方言说道。 “哦?”方言一怔,没想到一下飞机就来活儿了。 他看了一眼廖主任,对方略微迟疑,然后微微点了下头,表示了同意。 方言这才问道: “病人在什么地方?” 霍家管事说道: “就在霍家的医院里。” 方言想了想,说道: “那……既然有病人就先去看病人吧。” 霍家管事有些高兴的说道: “好,感谢方大夫!实在是麻烦您了!” 接着他开始安排众人上车,等到方言刚要单独上车的时候,突然他们队伍里面来了三个老爷子的助理。 一过来就对着车上另外三个戴墨镜的保镖说道: “我们是保证方大夫安全的。” “你们下车,我们上。” 这三个霍家的保镖有些懵逼。 纷纷看向霍家的管事。 最后霍家管事还是点点头同意了,他们这才离开了车辆,把位置让给了三个助理。 “啥情况?”方言小声问道。 其中一个笑着说道: “廖主任说您听不懂粤语,还是我们京城过来的交流方便。” 另外一个也说道: “我们现在都听您的安排。” “对对。”坐在副驾驶的那位更是瓮声瓮气的连连点头。 方言和他们都是一路从京城过来的,这些人都是专门负责首长安保的军人,廖主任当时说了到了香江自己的安全有霍家负责,结果这会儿他突然把人叫了过来替换了霍家的安保。 方言感觉事情好像有点不简单。 难道是廖主任发现什么不妥? 那也不对,他发现不妥应该直接让自己不要去才对。 难道是别的原因?就是单纯感觉还是自己人更安全? 这时候车门已经被关上,车上只有一个负责开车的司机是香江这边的,其他人都是和方言一起来的。 接着车队发动,车朝着机场外行驶而去。 车队驶出启德机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晨光下的九龙城寨。 它斑驳的外墙看起来颇有一种赛博朋克的感觉,这片被称为“三不管”的区域此刻正腾起袅袅炊烟,蜂窝煤的气味混着海风钻进车窗。 街道两旁是密集的唐楼,骑楼下的摊铺已经开张,卖鱼蛋的小贩敲着铜碗,“叮叮”声此起彼伏,与不远处的电车铃声交织。 廖主任的主车带着车队朝半岛酒店方向驶去。 方言的车则在另外一辆车的指引下转向西营盘。 透过车窗,方言看见弥敦道上的双层巴士喷着黑烟驶过,车身广告还贴着邵氏电影《楚留香》的海报,郑少秋的扮相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路边的报摊上,《明报》《星岛日报》的头版标题大多围绕霍家长子婚礼与中英贸易洽谈。 坐在方言一旁的同志,正在看着手里袖珍的地图,确认现在的位置。 车队经过上环时,石板路的颠簸让车厢轻轻摇晃。 方言注意到,这里的建筑大多保留着岭南风格的雕花门窗,“永吉街”“太平山街”的路牌旁,中药铺的幌子在风中摇曳。 路上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霍家医院位于半山腰间,外墙是殖民地常见的米黄色涂料,大门两侧的石柱上刻着“霍氏慈善医院”的字样。 方言看到门廊下挂着两盏青铜灯笼,灯笼面上“悬壶济世”的字样出自霍先生的手笔。 与主车队分开后,方言的车独自驶入医院后门。 车里的三位顿时警惕起来。 方言透过车窗,他看见住院部楼顶飘扬的国旗,一时间有些错愕,这在1978年的香江实属罕见。 难道是知道今天方言他们要来,专门特意挂上去的? “上面的国旗是怎么回事?”方言对着司机问道。 对方笑着说道: “方生,我不常来的。” 好吧,看来是不知道。 接着车在楼下面停了下来,众人纷纷下车。 三个人里面,有人给方言提着包裹。 另外两人站在方言两边。 三个人都一脸警惕的大量四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