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哦,涉密?”邓铁涛挑眉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摇摇头,笑着说道: “倒也不是,主要是我也不清楚工艺标准,是其他人开发出来的。” 说罢,方言还对着邓铁涛邀请道: “邓老您要是感兴趣,下次到京城,我陪您一块儿过去参观。” 邓铁涛大笑道: “哈哈,那你这么说,我可就认真了,到时候真去了,你可别赶我走!” 方言说道: “那不会,咱们中医就是要互相交流嘛。” “只要是为了中医好,我可以把自己手里的秘方拿出来共享。” 邓铁涛收敛笑容,认同的点点头,说道: “我听承志说了,他说你在协和的医案笔记,大部分都拿出来共享给大家了。” 方言说道: “是,只要他们愿意看,我其实是乐意分享的,除非是上头要求保密的东西,其余他们想看的我都可以提供给他们。” 邓铁涛对着方言竖起大拇指: “方小友这么年轻已经颇具大格局了啊!” “愧不敢当……”方言拱了拱手。 这时候,沈怀民端着茶具走了过来: “师父,方老弟,茶来了!” 说完递上一杯茶到了方言面前: “方老弟,尝尝我师父炒的单丛茶,去年清明前采的茶青。” 方言惊讶: “邓老还会炒茶啊?” 邓铁涛说道: “当然会了,炮制药材都会,没道理不会炒茶吧?” 方言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笑到: “哈哈,也对……” 他心里想到:我就不会! 这时候等到沈怀民把茶具摆好,邓铁涛站起身说道: “对了,说起来我这里正好做了药食同源的茶点,方小友品鉴品鉴,看看能吃的出来是什么做的不?” 方言一怔,笑着点头: “那好啊,不过我这人嘴挑啊……” 邓铁涛大笑道: “哈哈哈,挑嘴好啊,我还怕你不挑,吃不出来好坏呢!” 说完邓铁涛走到西墙根的榆木柜前,弯腰打开最下层的柜门,露出里面码放整齐的青瓷罐。 他用袖口拂去罐顶的浮灰,指尖在几个罐口逐一划过,忽然停在一个深褐色陶罐前。 “找到了!”他一笑,双手小心翼翼地将陶罐捧起,走到桌边。 刚放下,他又对着方言问道: “对了,听说京城那边两所中医大学里,学的中药炮制学的书,都是你在大学之前编撰出来的。” “嗯,是有这么回事。”方言点头,看着桌上的陶罐。 邓铁涛对着方言说道: “那边的人对你这本书评价颇高啊,本来我也想弄一本,可惜是有价无市,本地的中医生都不够用。” 方言听到这里,注意力到了邓铁涛身上说道: “您的消息可真是灵通,对京城的事知道的如此清楚。” 邓铁涛大笑: “哈哈,我的消息来源可就多了。” 京城里他可不止一个萧承志能往回传信。 说着一边弄陶罐的封口,一边问道; “对了,听说你还和南星和他爷爷认识?” 方言说道: “是,邓老他当时是我在同仁堂的店长,对我颇为照顾。” 邓铁涛笑着说道: “看来咱们还挺有缘分。” “这么多的熟人都认识。” 方言说道: “那可不,今天本来想直接拜访您,谁知道在飞机上遇到了沈哥。” 沈怀民闻言,笑着还说: “哈哈……我当时的盘龙柄银针刺下去不管用,还是方老弟拿出海龙针给我解围的,当时我就知道能拿出这种针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果不其然还真是这样。” 邓铁涛对着方言问道: “海龙针怎么会出现在北方?就算是南方也没几套。” 方言说道: “还是您厉害,连这个都知道,这海龙针还真是南方一个朋友替我找的,当时我用天工针治疗他家人,坏掉了四根,后来他直接赔了我一套海龙针。” “你还有一套天工针?”邓铁涛手里的动作一滞。 方言点头: “嗯,有的。” 邓铁涛说道: “人比人气死人啊!到现在我就一套海龙针,你居然一套天工一套海龙,要不说大家都想去京城呢,好地方啊!” 方言听闻后,恍然道: “我说怎么沈哥一眼就认出海龙针了,原来您这里有啊!” 邓铁涛说道: “用了好些年了,一般情况都舍不得拿出来,毕竟坏了不知道怎么修啊……” “这个还会有损耗?”方言好奇的问道。 邓铁涛说道: “当然了。” “针和针柄都会有损耗的,就像是你坏掉的天工针一样。” “怪不得……”方言恍然大悟。 这时候邓铁涛已经打开了陶罐,一股混合着陈皮香、茯苓香的甜腻气息扑面而来。 他从罐中取出一个油纸包,层层展开后,露出里面呈琥珀色的茶点,形状方正如棋子,表面撒着细密的白芝麻,边缘微微卷起,像是被精心烘烤过的模样。 邓铁涛用竹筷夹起一块,放在方言面前的青瓷碟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