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方言恍然,还真是没认出这位大佬。 主要是这会儿的季羡林太瘦了。 前些年遭了罪,还没恢复过来呢。 方言对他的生平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了。 在这本日记里,他写了一些看腿之类的内容,展现了他作为年轻人时的真实心境。相关日记内容如: 1932年 12月 1日:“过午要去看同志成中学赛足球和女子篮球。所谓看女子篮球就是看大腿,说真的,不然的话,谁还去看呢?” 1932年 12月 21日:“看清华对附中女子篮球赛。附中女同学大腿特别黑,只看半场我就回来了。” 这些内容在《季羡林日记》出版时,编辑曾建议季羡林删掉,但他拒绝了,认为那是当时真实的自己。 后来出版那可是相当炸裂的。 其中不乏比看腿还炸裂的…… 这位是1911年8月6日生人,今年1978年四月还不到67岁。 1978年,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刚在上个月初,恢复一级教授职称,享受到了中断十二年的高级知识分子待遇。 同时他又被任命为北大副校长,还担任社科院北大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印度史、中印文化关系史、印度佛教史,翻译和研究梵文文学作品。 这位一生获得过诸多荣誉,被尊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他的老师鞠思敏和陈寅恪,一个是民初山东教育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一个是当年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其学问举国皆知的大牛。 而且他作为北大教授和学界代表,已和叶圣陶、冰心、冯友兰等文化界名流有广泛交往,尽管之前季羡林曾被迫中断学术工作,但他凭借深厚的学术积累、学界职务及社会影响力,已成为国内东方学、印度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在文化界享有较高声望。 “原来是季校长当面,久仰久仰!”方言下车对着季羡林拱手。 季羡林对着方言问道: “哈哈,这么说,你看过我的书?” 方言倒是没想到对方还真要问这事儿,于是说道: “看过,《夹竹桃》,《天竺心影》,《敦煌变文集》,还有您翻译的《沙恭达罗》,《五卷书》……” 听到方言的话,季羡林有些惊讶: “嚯,那看来是真看过。” 说罢对着方言问道: “你既然都看这些,怎么不来我们北大读书?” 方言说道: “我还是更加擅长中医。” “而且我们家已经有两个读北大的,我就不来了。” 一旁的叶老爷子说道: “他对你了解,你对他可不了解,人家除了是去年的满分状元,还是协和中医科主任。” 季羡林惊讶: “是嘛?” 叶老说道: “他和中侨办合作,给国内吸引侨商回来看病,拉回来不少投资,作用可比咱们写写文章作用大多了。” 方言说道: “叶老您言重了,我也是听上级领导安排配合他们的工作罢了。” 听到这里,季羡林说道: “哦,我想起来了,前段时间有人让我协和找中医看病,说是有个很厉害的中医,看病到现在还没有治不好的病,是不是就是找你?” 方言点头: “应该是我。” “那我明白了……”季羡林恍然。 方言抓住重要信息,问道: “对了,您身体不舒服?” 季羡林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