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到方言说需要半年时间,韩老爷子神情瞬间变得恍惚,目光紧紧盯着对方,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 “确定要半年吗?” 方言察觉到老人的情绪波动,急忙补充解释: “韩老,这半年不是全程都靠吃药。前两个阶段时间不长,重点是调理身体、疏通经络;到第三个阶段,得您配合药物,自己主动做康复训练,咱们才能一步步朝着重新站起来的目标努力,让身体恢复到基本能正常活动的状态。” 这番话让韩老爷子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他长舒一口气,缓缓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 瘫痪三十八年,他太清楚康复之路的艰难。 早年在美国时,康复医生就建议他坚持日常训练,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 这些年,他硬是咬着牙每天重复枯燥的动作,才勉强维持住身体状况。 可随着年岁增长,左下肢的情况愈发恶化,曾经微弱的希望也渐渐熄灭,他早已默认余生只能与轮椅相伴。 此刻,方言口中的“半年”,像一道刺破黑暗的光。 对普通人来说,半年或许漫长,但对一个在绝望中挣扎了三十八年的瘫痪者而言,这个期限短得不可思议,更像是命运重新递来的一张入场券,让他看到了再次掌控身体的可能。 “那方大夫,接下来就麻烦您了。”韩老爷子对着方言郑重地点了点头。 方言忙摆手:“韩老您别客气,这是我们该做的。” 随后,方言转向韩老的儿子说:“现在可以办入院手续了。” “好的,谢谢方大夫。”韩老儿子应了一声,便要从兜里掏东西。 方言见状连忙阻拦:“不用这么客气。” 韩老儿子却坚持道:“不不,我们都打听清楚了,规矩还是要的……” 话音未落,方言再次摆摆手,语气敬重地说:“韩老当年在战场上已经付过‘规矩’了。” 听到方言这话,韩老和家里人立刻就明白了其中深意。 “在国外这么多年,从来没人提这事儿了,回国后,方大夫还是第一个记着的。”韩老爷子感慨不已,声音里带着几分唏嘘。 方言认真地说:“您是保家卫国的军人,无论怎么说,都该受人尊重。” 韩老张了张嘴,突然感觉自己这枪好像也挨的不亏。 只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隔了几息他抬起手,对着方言做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然后说了一声:“谢谢!” 方言对着他点了点头,算作回应。 然后他们才离开了这里。 等到他们人走了之后,方言又开始补充起了医案来。 这时候一旁的杜衡对着方言小声提醒道: “方哥,这老爷子是对面的军官啊,没准还和我们的人打过呢,这样说是不是不太好?” 方言和其他人都看向他。 杜衡说道: “我的意思是,被其他人听到不好。” 方言说道: “你们都是自己人,总不能出去添油加醋乱说吧?” “那不能!”杜衡连忙说道。 这时候李正吉说道: “我看你是想多了,他能在我们这里来看病,你觉得上头没有调查清楚他的成分?” 杜衡一怔,挠挠头: “也对哈……” 方言笑了笑,撕下了处方单,对着他说道: “行了,单子给你,跑一趟药房,顺便叫下一个吧。” 就在这时候,门被打开了。 刚才去的严一帆回来了,不过他身后还有个老熟人。 “方言!” “哟,老季!”方言闻声看去,瞧见了故宫博物馆的老季。 “我本来以为你要十一二点才来呢。”方言邀请他进门并示意让杜衡先去药房,但是不要叫人进来。 老季走了进来,对着方言说道: “我那边事情刚忙完,这不马上就过来了,对了,你写的东西呢?” 方言拿出自己准备的挎包: “这里。” 老季惊讶: “嚯!这么大一包?之前我记得他们只有个小箱子吧?” “你别说你还补充修复了?” 对于方言的逆天记忆力和超强的知识储备,老季是记忆犹新,现在方言就算是承认了,他也不会觉得稀奇。 不过方言却笑着说道: “里面还有两瓶给你的好酒,两条国外的烟。” 老季说道: “嗐,你就瞎客气……” 方言然后又笑着说道: “另外呢,还得让你帮我办个事儿。” “啥事儿?”老季接过口袋,好奇的问道。 方言掏出自己带着的金条,还有写好的工艺: “私事!帮我找个手艺好的金匠,按照这张纸上的手法,弄两套金针出来。” 老季伸手接过,说道: “我瞧瞧……” 看到方言写的茅山道家金针的工艺后,他惊讶道: “好家伙,你这是工艺升级了?还是上次的不能用?” 方言解释道: “上次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个才是正统的做法,我打算做两套针出来,给我徒弟用,不知道你们故宫的金匠师傅能做不?” 老季说道: “当然能做!我们那边的金匠是全国顶尖的。” 方言说道: “那麻烦您了,手工费你看看需要多少,我这会儿就给你。” 老季一听,对着方言瞪了一眼: “你寒碜我呢?” “我还能让你给钱?” 说完摆摆手: “行了,工艺和材料我拿走了,东西我给你做好拿过来,一天天的就瞎客气。” 方言看他这样子,也知道今天这个手工费算是给不出去了。 其实他本来还想着借着给钱的机会认识下金匠。 以后没准还能有交集。 但是老季这样,方言也就不好多说啥了。 老季这边已经把东西收好,然后对着方言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