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金的工作就这么被安排了下来。 接下来就只等着他出院就行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因为打了这么一次架,命运就陡然间拐了个弯。 本来方言是打算再让他在图书馆磨一磨性子的。 现在看来这样其实也挺好。 至少方言感觉挺好的。 后面是一个需要头脑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冲劲和血性的时代。 把性子全磨没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儿。 老胡都欣赏的人,方言没道理继续磨他了。 商量好了大金的事儿,大家又开始说起来关于王劲要弄个基金的事儿。 黄慧婕认识王劲,老胡自然也是认识的。 听到王劲居然要给方言投个中医基金项目,老胡连忙询问方言到底是做了什么,听到方言是治了王树森,他才反应过来。 “那怪不得他愿意投本钱,这个王树森是他背后的智囊,好多事儿都是老王在背后出谋划策,只是这个王树森身体不太好,如果出问题了,王劲好多商业谋划和布局,都要受到很大影响。” “你能够把王树森治好,相当于给王劲保住了半壁江山,怪不得他愿意投这笔钱了,于情于理都该投。” “第一,投了你之后,就可以帮助他们家获得需缺的高端医疗资源,第二,可以向他老岳父表明态度,“为了老岳父的健康,他这个女婿愿意做任何的事情”,第三可以提升他们家在国内的知名度,特别是这事儿要是办成了,好多人都会拿着他们和霍家基金比,这一手相当的高!” 听着老胡这一顿分析,一旁的老范和袁青山都听傻了。 感觉这些有钱人的花花肠子也太多了,就光是这么个事儿,背后还有这么多弯弯绕。 果然没有一分钱是白花的。 现在这会儿他们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收到的那些钱,还有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思。 想了想,想不出来,最后只好闷头干饭。 反正这会儿钱已经收了,对方总不可能要回去。 而且还有一些钱,是人家送给方言,然后方言又分给他们的。 这样想来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方言这么聪明都带收下了,那么说明他们收下来应该是问题不大。 他们相信,方言如果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肯定是会提醒他们的诶,就算是有什么事儿没有提醒到他们,作为领头人物,肯定也会帮他们善后的。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想? 这不是很明显吗? 今天和越南猴子大战过后的图书馆战神大金,就是他们的榜样,刚才方言在饭桌上和老胡聊的事情就是给大金兜底。 并且他们还知道,方言在知道这事儿的时候,就一直在找关系替大金想办法了。 方言不知不觉,还干了一件类似于“千金市骨”的事儿。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只不过他这会儿自己不知道,还在和老胡聊着关于王劲的事儿。 对于王劲,老胡知道的比他老婆黄慧婕要多。 不过他就比较主观了,认为王劲能有今天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和他身边的人分不开,和他自身的能力和眼界,没有太大的关系。 说句好听的就是他身边都是高手。 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王劲是躺赢狗。 当然了这都是老胡自己的看法,方言只是当做一个参考。 接下来,方言也没忘了安东和赵正义的事儿。 就是询问老范和袁青山,关于道家金针制作的事儿。 “你之前不是制作过一套吗?”老范好奇的问道。 方言摇摇头说道: “我那个就是靠着模仿你那套针做的,外表看起来一样,但是里面的细节是不是一样的我就不知道了。” “以前我认为金针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温和持久的刺激实现“补而不峻”的疗效,尤其在调理虚寒体质、慢性疾病中展现优势,和银针相比,金针的应用始终紧扣“天人相应”的这点,但是现在我认为应该还不止,应该还有其他的讲究。” 说完他顿了顿,又说道: “起码应该还有个隔绝病气的功能。” “那么我这套也就只是形似,但是没有真的达到一模一样的功能。” 老范听到后,点了点头,今天他也算是感受过一次突如其来的病气了。 不过他这会儿有些挠头了,他对着方言说道: “这个我不是我敝帚自珍,主要是我还真不知道制作手法,我手里的金针都是家传下来的。” 说完他对着一旁的袁青山问道: “青山你知道金针怎么制作吗?” 袁青山放下筷子,说道: “我们茅山的金针和你用的不太一样,你在四川我在江苏,金针制作手法肯定有区别。” “方哥要的是你那边的制作手法。” 方言说道: “也不一定非要四川的道家金针,只要能够隔绝病气就行。” 袁青山说道: “我不知道我这能不能隔绝病气,但是我也没遇到过病气上逆的感觉,不知道这行吗?” 方言点点头说道: “行,我准备制作两套针,给正义还有安东。” “既然是正统的茅山金针,那应该是可以隔绝病气的。” 听到这里,袁青山说道: “那没问题,我马上把制作手法写给你。” “你得找个靠谱的金匠,准备好朱砂,黄金,选个好日子才能弄出来。” 一旁听着的老胡好奇的问道: “这么玄学?就连时间都有要求?” 袁青山说道: “当然有了,总不能在坏日子成针吧?” “金针制作的好,可以传好几代人。” “就像一些新房上梁,或者是两口子结婚,大家都要看看黄历,认认真真的选一个好日子才行,这金针当然也是一样的了,甚至不止要选好日子,还得选好时辰呢。” “越是趁手的好东西,那就越是要讲究。” 听到这里老胡算是搞明白了。 点点头赞成了袁青山的说法。 接下来袁青山就把制作手法教给了方言。 接着他还对着方言说道: “这针用料可讲究了,得用纯度99.99%的足金,一根针差不多得用3.8到4.2克金子。” “再说说配的材料:朱砂粉得用贵州辰砂矿的原石磨,磨完还得过 200目筛子;桑木炭得是三年的桑木烧的,切得整整齐齐,直径5厘米;白芨胶更麻烦,得拿新鲜白芨熬。” “针的样子也有说法,照着古书《灵枢九针十二原》改的:毫针1.5寸长,大概 3.8厘米,跟头发丝儿差不多细,直径0.25毫米;锋针是三棱形,刃口角度得卡准58度;鍉针的针头是椭圆的,弧度半径1.2毫米。” “接着开始炼金了,把金块扔石墨坩埚里,拿桑木炭烧到发青,化成金水,再加点儿白银,大概0.03%,让金子变硬实点儿。边烧边搅15分钟,把杂质都捞出来。” “接着拿拔丝板拉成丝,得经过36道冷锻工序,每次压的量不能超过8%,不然金子的纹路就断了。” “针丝做好泡到朱砂混合液里,这混合液里酒精和水的比例是3:7。泡完拿出来阴干,再用750℃高温烤一下,趁热插到冰片粉里冷却。” “最后找手艺好的金匠,戴着放大镜,在针上刻导气槽。” “主槽得刻大概0.02毫米深,螺旋纹拧15度,这样扎针的时候不容易晃;辅槽刻成梅花状,一圈一圈排开。” “做好了还得做测试,把针掰到 160°,松手得能自己弹直,歪一点儿都不行;再插到五倍子溶液里,看液体顺着针往上爬得快不快,爬得越快说明针的导气效果越好。都过关了,这针才算做成。” 看完这一套流程,方言直咂舌,怪不得以前都是道士搞炼金炼丹呢,这要求比他找老季做的金针复刻严格太多了! “你们道士也用这种单位吗?”老胡对着袁青山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