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好的。”曾路泉刷刷的写着,同时认真点点头,示意方言继续说。 方言想了想又说了一个: “然后是儿童高热惊厥的直肠栓剂,之前我们做过治疗儿童惊厥的药物,但是口服的明显不能满足一些场景,所以需要另外的方式给药。” “这些难点都不是配方本身,而是怎么完成特定要求。” 曾路泉点点头说道: “明白。” 接着他看了看周围其他人。 问道: “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可以先说。” “……”周围的人无语,这才刚说完思考时间都没有,说个屁啊? 看到周围人都没有说话,曾路泉说道: “那我就先说说我的一些想法了!” 众人一怔,有些不敢信的看着他。 这么快就想到答案了? 上次见到脑子这么活的人,还是刚才提出问题的方言。 曾路泉摸了摸下巴,然后说道: “关于突发性心绞痛的舌下速效制剂,我认为关键技术难点在于药材颗粒必须足够小,最好在5μm左右,才能在30秒以内在舌下溶解。” “我之前研究过鲜活药成分保存法处理冰片与苏合香,能够用低温保留挥发性成分活性,然后再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将药材里孔径研磨到5μm左右……” 曾路泉侃侃而谈,方言发现他是把市面上处理西药的一些技术,运用到了中药方面,并且确实也具备可行性。 关键是他说的这些技术,其实是没有难点的,低温,细研磨,都是国产就可以做到的。 老胡听到后,都忍不住坐正了几分,明显是听明白了里面的可行性。 接下来他又说了,中风急救的鼻腔给药系统。 曾路泉的方案是改良《双层缓释制剂技术》,通过外层安宫牛黄丸提取物速释层进入鼻腔后,5分钟进入血液,内层水蛭素持续12小时抗凝。 另外儿童高热惊厥的直肠栓剂,他的解决方案是用紫雪散改良配方和一种非洲植物腊基质(熔点36.5℃)的作为包裹,这个是他在麻风病治疗中意外发现,法国那边做了人体实验,证明了该基质可加速血脑屏障穿透,见效非常快,但是他们认为没有什么价值,主要是和西药退烧栓剂会冲突。 但是中药不冲突,他就记下来了。 这时候众人才明白过来,这位不是脑子快,完全就是在非洲见的多,想法多了,方言一说他立马就有能对上号的。 就像是他等待多年,就是为了今天一样。 PS:更完这章,目前欠大家131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咯!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