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位先生姓连,今年52岁。 他和方言简单的打过招呼后,就对着方言讲述起了他患病的过程。 “两个多月前,我发现自己右前胸上面长了个肿块。肿块表面看着不红,稍微有点疼,而且还一天天变大,最后长成扁桃那么大。” “自那之后,每天下午我会发低烧,浑身没劲儿,吃啥都不香。” “英国那边的西医给我确诊是胸壁结核,让我做手术。” 听到这里,还在方言背后轮流闻那瓶奇楠油的同学们,一下就精神了。 收好了奇楠油纷纷看向前面的患者。 患者连先生对着方言说道: “我心里害怕,就想着能不能用中药治,于是刚好听到您的宣传,这就和家里人一起回来了。” 方言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然后连先生又继续说道: “说起来,我1952年得过肺结核,1961年的时候,还因为胸壁结核,切了左边第 2、3根肋骨才治好。” “这次医生给我检查的时候,发现右边靠近胸骨柄的第 2到 3根肋骨那儿,鼓起来一个包,大概有 4厘米宽、5厘米长。” “包表面不红,按上去也没有那种软软能晃动的感觉,只有一点点压痛。” 说完他就直接撩开自己的衣服,展示出当初手术的疤痕给方言他们看: “您看,我左边胸口还有之前手术留下的疤,差不多…… 6厘米长。” 方言看了看,确实和他说的一样。 之前在左边,现在患病在右边。 这个地方,中医叫肋疽也叫胸前疽。 《外科正宗》论肋疽里记载:肋疽俗称夹痈,生于肋肋之间。初起如梅李,渐大如碗盆,色紫暗而坚硬,痛引肩背。此证多由郁怒伤肝,气血凝结而成。(卷三·肋疽论) 《医宗金鉴》辨阴疽也有记载:“凡阴疽初起,形如粟米,不红不热,痛彻筋骨,乃阴寒之毒深伏。当用阳和汤温散,切忌寒凉。”(外科心法要诀·流注) 这病刚开始发作的时候,皮肤表面既不发红也不发烫,看着和平常一样,只是有一大片又肿又硬的地方,隐隐作痛。 这种情况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完全属于阴证。 而且这个病厉害的地方在于,病根扎得特别深,紧紧贴在筋骨上,用手推都推不动。它还特别顽固,一直消不下去,也很难自己溃破流脓,所以治疗起来特别费时间。有时候这边症状刚有点缓解,那边又开始发作,反反复复,特别折磨人。 方言对着患者说道: “您舌头吐出来我看看。” 患者吐出舌头,然后方言看到是舌苔薄白。 接着方言又让他伸出手来,给他两只手切脉。 左边右边诊脉下来,脉象沉细。 加上他自己的表现可以证实确实是气血瘀滞,经络阻隔造成的肋疽。 刚才方言就说过在这病如果处理的不好,就容易反复发作,事实证明也确实是如此。 患者在1961年,也就是十七年前左上胸部长了这东西,当时做了手术才治好。结果过了这么些年,右上胸部又肿起来了。 按照书记里面的说法,这病,大多是因为身体里气血不够,营卫失调。 像生了很久的病,气和阴都亏了;或者平时太劳累,身体底子变差,正气不足。这时候,要是再受了阴寒邪气的侵袭,又或者不小心摔了、扭到,伤到了筋脉,就会让气血在身体里堵着,经络也不通畅,慢慢就长出这种肿块。 古籍里记载这病症要是发现得晚没及时治,或者治错了,时间一长,原本的寒邪就会化成热邪,肿块里面就会溃烂、坏掉。 到那会儿,患者皮肤表面会隐隐发红,严重的还会破溃流脓。 流出来的脓水又稀又臭,还会有像干酪、烂棉絮一样的东西。 伤口特别难愈合,一直好不了,拖着人遭罪。 《外科大成》论复发的机制,就是:“病后余毒未尽,或劳伤元气,致毒乘虚而发。”(卷二·瘰疬门) 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书上也写了: “当大补气血,佐以托毒。” 这个时候,连先生还处于早起急性期。 所以一定要抓住时机,在病情还没发展到溃烂、腐坏的阶段就开始治疗。 一方面得补气血,把身体的底子养起来,另一方面,要用温热的法子、能活血的药,把身体里的寒气散掉,把那些体内的痰湿、凝滞的气血都化开。 “方大夫,我这个情况怎么样?”连先生小心翼翼的问道。 方言说道: “我判断应该是和上次的手术有关系,十七年前的手术虽然做了,但是没有调理好身体,所以病根一直都在,这次应该是因为某个诱因导致再次复发了。” 这时候患者的老婆说道: “但是他们医生说,如果是在原来的位置才叫复发,不在原来的位置就不叫复发。” 她这话刚说完,一旁的方药中就骂到: “放他的狗屁!” 老方每次遇到西医理论和中医理论冲突的时候,脾气就有些压不住了。 他说道: “从足厥阴肝经循行来看,左右肋肋同属肝经所主。正如《灵枢·经脉》所言:肝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胁肋,左右胁肋在经络学上实为一体。”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强调:凡病之起,必由乎气;气之滞,必致血瘀。也就是说,原发部位的痰瘀毒邪未彻底清除,必然随气血运行流注他处。” “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这种传变规律在慢性感染性疾病中尤为明显。” “这叫余毒未清,邪毒流注,他们西医就知道盯着局部病灶的机械定位,不知道强调机体整体的动态平衡!完全就是放他的狗屁!” “……”现场众人都看着方药中。 刚才说话的患者妻子目瞪口呆。 最后还是方言说道: “咳咳……我老师的意思是说,说这个话的医生医术还没学到家,他的目的只是想让连先生做手术而已,根本没有在乎怎么能去除病根。” “资本下的西医,更多考虑的是为医院盈利的问题。” “这个是他们小不列颠的体质决定的。” 连先生听到这里,也点头: “对!他们国家的医院,确实就只是想赚钱而已!” PS:汇报一下战绩,上个月票多了1200,所以再欠大家24000字。(零点截止9700月票。) 更完这章,目前欠大家131000字。 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