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方言这下无语了,自己今天是来学东西的,结果变成带班的了? 要说人在这里能够学到点东西都还行,但关键是他一走这里就成了方言的门诊了,那还找谁学去? 变成方言带着王志君他们了。 方言说道: “算了吧,您要是有事儿我们去其他地方就好了。” 听到方言这么说,陈科冀倒是也没有硬让方言在这里坐诊,他略微想了想,点点头说道: “那也行,下次你们再来吧,过段时间我应该就空了。” 说完又拿出一本书递给了方言。 “这个是我整理的清代宫廷医药档案,你可以拿去看看。” 方言一看封面,上面写着:《清宫医案研究》。 方言问道: “太医院的医案?” 陈科冀说道: “嗯,对,你瞧瞧看吧。” 方言这才想起来,这位在今年议并主持整理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一直做了好几年,一直整理了三万余件宫廷医药档案。 就这情况,方言还记得原来历史上,他还在今年写了三本书,分别是:《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养老奉亲书》、《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 其中一本还是帮岳美中岳老总结的治疗老年病的经验。 方言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精力,简直可怕。 接过陈科冀递上来的书,方言翻开第一页,就是太医介绍。 赵文魁(1873-1933年),字友琴,号鹤舫,祖籍浙江绍兴,世居BJ。 其家族世代业医,他自幼秉承家学,勤奋钻研医学经典,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有着深厚的造诣。 赵文魁于光绪年间进入太医院,担任御医。他医术精湛,曾为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等皇室成员诊治疾病,深受信任。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太医院解体,但赵文魁凭借其高超的医术,继续为一些上层人士和社会名流治病,在京城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赵文魁方言知道,他儿子赵绍琴整理的《文魁脉学》方言还看过。 他属于是子承父业,他爹赵永宽也是太医院的御医,只不过这上面没写。 继续往下翻,第一页就是医案: 叶赫那拉氏(慈禧),女。 诊查:光绪某年四月二十九日,臣佟文斌、赵文魁请得老佛爷脉息,浮数而滑,左关弦数。 辨证:此系肝胃有热,兼受风凉,以致头晕鼻衄,身肢酸倦。 治法:谨拟疏解清热止衄之法调理。 处方:荆芥炭三钱、甘菊三钱、防风二钱、薄荷二钱(后下)、粉丹皮三钱、黑山栀三钱、元参四钱、军炭三钱、次生地四钱、侧柏炭三钱、犀角一钱五分(研冲、生草一钱。 药引:鸡内金三钱。 这是治疗慈禧流鼻血的医案。 继续往下翻。 溥仪,男。 初诊:1918年农历正月初九日。 诊查:正月初九日,赵文魁请得皇上脉象,左关右寸均浮,左寸右关略有数象。 辨证、治法:此风热在中焦,宜清散…… 这是治疗溥仪的。 然后方言继续翻,还看到了治疗额尔德特氏也就是淑妃的,他他拉氏也就是端康皇贵妃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