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边老邓头已经在拿来了药,再次给孩子灌了下去。 孩子吞下药过后,没一会儿就悠悠转醒了。 对着自己家里人就说口渴。 患者家属见状急忙对着方言要水喝。 这都不用方言提醒,这边店里的工作人员立马就端了一碗温水给孩子喝了下去。 结果喝完之后孩子说还渴,还继续要水。 方言上去检查孩子的胃部。 发现孩子明显有些抗拒,方言随后根据外公的医案判断,这应该是胃肠有实热积滞的症状表现。 也就是所谓的胃家实。 之前说过:阳明温病,下利谵语,脉不实者,热结旁流也。 翻译过来就是:这属于阳明经的温热病,出现腹泻而且伴有胡言乱语的症状,如果脉象按起来不坚实有力,这就是热结旁流的病症。 “热结旁流”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称,指的是由于热邪内结于肠道,燥屎内停,却同时出现下利清水的症状,下利的并非真正的水液,而是肠道内的燥屎与热邪逼迫津液从旁而下所致,本质上是里有实热积滞。 现在孩子已经清醒,身体也没有紧绷了,现在就不能继续用之前的药继续治疗,需要改一下药方。 方言想了下,然后拿出自己的纸和笔继续写了个方子出来: 杭白芍10g,炒山栀 5g,淡黄芩 5g,川黄连3g,炒积实5g,牡丹皮5g,天花粉7g,锦纹大黄(泡)7g,飞滑石10g,粉甘草3g。 开完之后,方言将处方拿给了患儿家属,并说道: “现在孩子情况已经好转,这接下来的治疗在家里进行就可以了,这是我开的方子,你们拿着方子把药捡好,然后回去自己熬。” 听到方言的交代,患儿家属连连点头: “好好好,感谢方大夫。” “您真是神了,一出手我们家孩子就醒了过来。” 方言示意他们不用在意这个,现在赶紧带孩子回家去才是最重要的。 等这边的患者一走,之前那个病了两个月的一岁孩子,也睡了好一会儿了,老邓头这边的药也熬好了。 随后给孩子喂了下去后,孩子那种急切的喘息声,现在几乎已经听不到了,变成了缓慢的呼吸。 因为之前一段时间生病耗费了很大体力,喝完药之后,孩子马上要沉沉的睡了过去。 方言检查了一下,孩子命关的指纹,小儿指纹望诊中,小儿指纹是指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的浅表静脉。 从虎口向食指端,第 1节为风关,第 2节为气关,第 3节为命关。 成年人的命关,一般指的是食窦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 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 6寸。 此刻患儿那黑色的静脉纹路已经缩了回去,方言也松了一口气,对着孩子母亲说道: “现在没事儿了。” 孩子母亲见状,也知道孩子是被救过来了。 当即就要跪下给方言磕一个。 孩子之前被病痛折磨的够呛,他们家里两口子日夜不得安宁,现在方言一出手,直接就解决了问题,孩子终于睡了过去,就算是她再不懂医术,也知道方言这是治好了自己家孩子。 激动之下,当即就跪了下来。 还好方言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扶起: “使不得使不得,咱们现在是新社会了,不流行这套。” 其实下跪这套已经算是好的了,换做以前还有更厉害的。 以前旧社会如果医生把孩子治好了,很有可能患者家属还会让自家孩子认这个医生,做干爹干妈,相当于是再生父母。 以前有些技术高超的医生救过不少孩子,所以逢年过节上门的人,是络绎不绝,全是干儿子干女儿。 把激动的患者家属安抚好过后方言,这才重新回到前厅。 继续起了治疗任务。 接下来治疗都是一些相对简单的病症。 方言三下五除二解决了任务,不一会儿整个鹤春堂小药店里就没有其他的患者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