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言写好后,对着患者家属说道: “忌羊肉、韭菜等发物防肝风复动,另外苯妥英钠也别吃了,吃多了副作用多,现在还有几年时间发育,趁着这段时间多吃点东西,争取多长点个子。” “好好!”患者家属连连点头。 “行了,拿着方子让柜台去制药吧。”方言将处方递给对方。 对方拿到后连连点头,他们虽然还没试过方言的药,但是毕竟方言名声在外。 就没听说他治不好的,所以拿到药方后,表现的也是相当激动。 他们可是听过方言,只要是开的药,那就必然能治好的传说。 方言也没废话,对着下一个喊道: “继续,下一位!” 结合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走了上来,她一见面就急急忙忙的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我们家孩子一岁,她在两个月之前开始发病,呼吸急促困难,咳嗽并且有痰液,身体发热,口渴,坐立不安,不停地哭闹喊叫,连续几个夜晚都无法入睡,也不愿意进食,她还不能平躺着,一躺着就开始闹腾,我们和她爸只能交替的抱着睡。” “现在眼看着身体逐渐消瘦,大便又出现泄泻的情况,小便的次数也增多了,但每次的量比较少,而且颜色发黄,我们就想找您看一看……这情况到底能不能治好?” “你说病了两个月了?”方言有些错愕,今天这都是啥情况啊,刚才是十年的,这会儿还是两个月的,他们都是攒着等自己来治疗吗? 患者母亲像是看出了方言的疑惑,赶忙解释道: “嗯,之前找大夫看过,但是没太大的效果。” 方言点点头: “行,我现在先检查检查。” 接着他离开诊台,到了患儿身边。 检查后发现,患儿舌苔呈现白色,小儿指纹又粗又大,颜色发紫发黑,已经延伸到了命关部位。 这情况在中医里为病情危重的征兆。 方言赶忙检查患儿的鼻翼和肋间,这时候如果出现鼻翼煽动、肋间隙凹陷,就表示转为“马脾风“也就是西医里的重症肺炎了。 还好,没有出现这情况,方言略微松了一口气。 接着他赶忙开药,穴位贴敷:白芥子1g、甘遂0.5g、细辛0.5g共研细末,生姜汁调糊,敷贴肺俞、膻中穴。 每日一次,一次一小时,皮肤发红即去。 看完后他递给老邓头说道: “邓老帮忙弄一下,我给孩子做推拿!” 老邓头不以为忤,点点头就接过处方,快步去帮着方言调药去了,他是老中药师干这些活儿那是手拿把掐。 方言这边则是用上了小儿推拿。 将孩子从她妈妈手里接过,然后开始推拿起来,手法是无名指掌面从指根推向指尖,这是清肺经,要做200次。 然后是揉掌小横纹100次,也就是掌面小指根下尺侧纹头,揉这里。 接着运内八卦100次,也就是在孩子掌心顺时针划圆,两只手分别做100次。 最后是捏脊6遍,从长强至大椎。 其他人都看着方言一步步的做,明显能感觉到孩子的喘息声,随着方言的推拿平息了下来。 接着老邓头那边的药也弄好了,方言给孩子穴位上贴上。 然后对着患者母亲说道: “接下来你就带着孩子去内堂待着,让她躺一个小时,到时候药差不多也熬好了,到时候你让孩子喝了再走。” 患者母亲对方言说: “这……她躺着睡不着呀,还会哭闹。” 方言说道: “没事儿,这会儿能睡得着了。” 说完他将孩子放平,果然没有闹腾,而是昏昏欲睡。 孩子母亲顿感神奇,连忙接过,然后抱着孩子去了内堂。 这边弄完后,之前的那个针灸留针也结束了,方言给他们取了针,告诉他们现在就可以回家了。 患者父母对这方言一顿感谢,然后拿着药就去划了价,给完钱就离开了这里。 而方言则是继续治疗。 接下来是一大家子,患者是家里七岁的孩子,这孩子已经发热了好几天,突然就昏迷过去,意识不清醒,眼睛紧紧闭着无法睁开,两只手急促地抽动,四肢冰冷,牙齿紧紧咬合,身体像弓一样向后反张,大便和小便都不通畅、难以排出。 本来是打算来找王鹏飞老爷子的,但是没想到方言也在这里。 他们也是听过方言的名字的,知道这位名声在外,当即就请方言赶紧救治。 方言诊断检查时发现孩子脉搏隐匿,摸不到明显的脉象,嘴巴紧紧闭着,舌头没办法查看,脸色暗沉没有光泽,用手按压他的腹部,他身体反张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由此推断他的腹部肯定疼痛。 外公何休的医案之前写过: ‘小儿口噤肢冷,目合面晦,脉不应指,似为阴寒所袭。通过手触其腹,反张更甚,二便秘涩,断定为“热盛于中”之征。’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小孩子嘴巴紧紧闭合张不开,四肢冰冷,眼睛闭合着,面色晦暗,脉搏摸不到明显的跳动,看上去好像是被阴寒之气侵袭了。通过用手触摸他的腹部,发现他身体向后反张得更加厉害,大便和小便都不通畅,由此判定这是体内热邪非常旺盛的表现。 根据家长描述,方言断定了刚好符合外公医案里所写,他那段时间治疗的各种病症实在是太多了,总是有能够对上号的。 方言只要记得清楚,完全可以拿出来照抄答案。 这种情况治疗意见就是,用急下存阴法。 药方也非常的简单。 炒枳实 5g、制厚朴 5g、锦纹大黄(泡)10g、玄明粉(泡)10g。 只不过药方开出来容易,但是孩子的嘴巴闭的可严实了。 老爷子当初的医案里也没写,到底怎么弄开的孩子嘴巴。 这下倒是然方言有些犯难了。 成年人方言可以直接物理方法伺候,或者在大医院里,直接插鼻管。 但是这是孩子,而且这也是个小小的药店。 所以就只剩下最后两种办法了,第一就是灌肠,口服困难可以考虑通过直肠给药,这也是在古代的时候用过的。 另外就是通过穴位刺激,帮助松弛咬肌,使口腔稍微张开。 方言想一想,然后直接先让老邓头帮忙去把药弄出来,接着他就开始了操作。 最终没有选择灌肠,而是使用自己比较拿手的穴位刺激。 底部先按压人中用拇指指甲垂直下恰大概三秒左右,间隔两秒后,再掐重复三次。 很快,刺激强度就让患儿出现了皱眉和肢体抽动。 然后方言拿出银针,直接刺在手背虎口处的合谷穴,快速刺入5mm左右,用捻转泻法,每秒转动两圈,快速振动下,大概30秒的样子,患儿的嘴就张开了一厘米的缝隙。 “这就开了?!”患者家属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手法,惊讶异常。 刚才他们还以为方言要直接撬开孩子的嘴呢。 结果没想到只在嘴唇上掐了两下,然后在手背上下针,自己家孩子紧闭的嘴直接就打开了。 周围几个围观的老前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