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方言的时候,王玉川对着他小声问道: “校验组进了没?” 方言一怔,旋即点点头: “进了。” 王玉川微微颔首,叮嘱到: “仔细看。” 方言应了一声。 王玉川这才往下一个人握去。 看样子自己这进组,说不定还和他有关系呢。 很快现场的仪式完毕。 所有人回国的专家们都上了大车上面,他们要在车上继续进行详细的采访。 方言则是在车队后面,和故宫的季组长上了同样一辆车。 随着车队一起,朝着华夏中医研究院而去。 他们后方跟着一辆卡车。 卡车上面放着的就是刚才的《御修医方类聚》。 随后车队回到研究院。 在鞭炮声中,车队一辆辆的驶入了研究院里。 这里早就布置好了场地,准备应对接下来的《御修医方类聚》开箱接收仪式。 因为是国家级别的文物借阅,所以这些场面活还是必须要做的。 期间采访中,方言这个发起人也被程老和玉川教授喊了上去。 说是没有他,也不可能想到这次的借阅。 方言这个新生代的中医,再次被两位大佬推到了台前。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这两位大有借着机会,让方言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 电视台的人对方言已经不陌生了,最近他已经上过几次电视了。 今天又再次上电视,而且还是这么个重要的场合下。 不光是国内的中医会注意到他,国外的那些中医相关的行业的专家,肯定也会注意到他。 人年轻,但是参与的国家级项目极其的多。 光是这两点就足够让人引起注意了。 方言简单讲了一下当时发现的日本书《华夏接骨图说》还有《杏萌斋正骨要诀》的经过。 将二宫彦可,吉源杏萌这两位日本江户时期的正骨师和《御修医方类聚》联系起来的事儿。 并且顺便还提了一嘴,日本的汉方剂量和国内的不一样的事儿。 当然这种场合他没有直接点李时珍。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还是清楚的。 露脸之后,接着就是领导的总结。 大概意思就是说,这次能够想到借阅《御修医方类聚》完全就是老中青三代中医人士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 并且顺带还提了一嘴,方言编撰了《中医炮制学》将成为新版的教科书,还有和《华夏药典》强关联的事儿。 一下就给方言原本已经够重视的媒体,提高到了新高度。 本来以为是新秀,原来是已经开始挑大梁了。 方言不知道新闻里会怎么报道他,不过想来借着这次的风,应该会很炸裂。 这样也好,出名要趁早嘛! 当年朱老二十一岁扬名沪上,自己都二十二岁了,还有几个月就二十三了,扬名已经算是比较晚了。 接下来,交接仪式过后,方言还被记者拉着想要做个小专访,不过被程老制止了,第一方言马上要去校验了,第二就是过犹不及。 露个脸让大家知道知道就行了,结果搞的比接收文物这事儿还要热闹,那就是喧宾夺主,太过了就该惹人嫌了。 方言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拒绝了记者同志的好意,方言立马就带着小队开始投入了检查中。 方言他们最先要做的事儿,只有一项,找失传古书。 包括《澹轩方》、《备预百要方》、《神巧万全方》、《施图端效方》、《千金月令》、《医林方》、《吴氏集验方》、《新效方》、《烟霞圣效方》、《保童秘要》、《王氏集验方》等等三十五本古书。 只要找到一本,或者找到一个没有见过的方子,都算是这套书借的值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