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书能借我吗?” “当然没问题。”乐苗点点头,随后她看看门外,还有手表上的时间,于是说道: “反正这会儿也没患者了,我这就去给你拿。” “那太感谢了!”方言对着乐苗谢道。 乐苗摇摇头: “不客气,那书我也用不上。” 说着乐苗就出了门,下班前,她就拿着书回来了。 方言拿到后翻开看了一眼,发现果然有佐野顺,松生桥,山本比德,久佐寿,吉田信天这些人。 只有二宫彦可的名字没有在上面,很可能是当时他们还不认识。 里面的图画基本上都是一个宋朝画风,画师应该都是一个人。 而且这里面明确说明了,他著书时候参考的书籍是,一本收藏在跻寿馆叫做《御修医方类聚》的书。 说起这本《御修医方类聚》,方言记忆一下就清晰了起来。 大学时候教授讲过这事儿很多遍。 这是一本被朝鲜称为四大医著之一的书。 在80年代的时候,这本书由对岸送回国,引起了国内一波研究热。 不过后来发现里面问题很大,才终止了研究。 史书记载,此全书一共950万字,收方五万余首,里面收录了华夏从秦汉到元明时代的152种医学典籍,和一部叫做《御医撮要》的朝鲜书籍。 里面保存了华夏历史上已经失传的医书30余种。 包括了《澹轩方》、《备预百要方》、《神巧万全方》、《施图端效方》、《千金月令》、《医林方》、《吴氏集验方》、《新效方》、《烟霞圣效方》、《保童秘要》、《王氏集验方》等35部亡佚书籍的内容。 从1443年开始编著,于1477年成书。 可以说是集中医古籍之大成的一套书。 不过这套书在1598年的时候,从朝鲜被由日将加藤正清作为战利品携回。 后藏于仙台医工藤平助家中,之后工藤平助又将此书寄存于多纪元简家的跻寿馆。 这也就是朝鲜史称的壬辰之乱。 在1592年到1598年期间,大量朝鲜医书及朝鲜版华夏医学典籍,被丰臣秀吉侵略者掠夺并带回岛国,《御修医方类聚》名气颇大,难以幸免。 这个收藏的跻寿馆是江户幕府时代唯一的私立医学校,后来进行改制后,成为官立江户医学馆。 它由多纪家族历代相继,从事医书讲习、考试、施药等多项事业,特别是在医书校勘方面做出了诸多成就,名载小日子国史册。 这之后的小日子中医很大部分都看过这里面的古籍。 这也就解释了吉原杏萌和二宫彦可,为什么知道正确的汉代单位了。 里面能够证明单位的汉代书籍可不少。 藏于多纪家的《御修医方类聚》原刊本随着德川幕府的倒台,离开了多纪家族,移藏至大学东校典籍局,后入宫立浅草书库,继藏上野帝国博物馆,最后珍藏于宫内省图书寮,即现今的宫内厅书陵部。 这一套书在明治九年(1876年),日朝缔结修好条约,同时两国间的医事交流有所加强,外务大臣宫本小一出使朝鲜,喜多村直宽便将自己作为江户幕府医官时期所刻的《御修医方类聚》及其它著作托付宫本小一,要求其将此书转赠与朝鲜。 1965年,汉城东洋医科大学校长李钟奎博士,发重刊之宏愿,组建委员会,征集4.893万人,以延世大学文久元年本为蓝本,费时半年,再刻《御修医方类聚》。 出版当年,李钟奎校长去台,赠李焕之先生此版《御修医方类聚》一部。 李焕之先生为使国人分享这一医籍宝藏,于1979年,也就是现在的两年后,将其全文缩小影印出版,全书十册,另有索引一册,并将其中的朝鲜文索引翻译改印为中文。 不过后来在1982年国内医学界研究后发现,原书一至四册的部分内容被删节,同时依据后世的医书通行本证实这版的《御修医方类聚》中,有不少人为加入的错误信息,使该书文献参考价值遽减。 至于这里面的错误信息和删减,是小棒子还是小日子做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