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集检定、科研、教学、标准化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药品、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质检机构。 中药归他们管,西药也归他们管。 他们主要职责里面有一项就是承担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的技术审核、修订或起草工作;承担一类新药、新生物制品和进口药品、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和有关的技术复核工作。 所以方言写的这书要合法化,他们这里的流程是必不可能少的。 那地方就挨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天坛医院)。 但是他们的规模比天坛医院还大,占地面积六点七万平方米。 就靠着天坛和永定门,不过方言还一次都没去过。 这边过去大概十四公里左右,方言载着程老就出了门,因为载着个国宝级的人物,方言的车就开的不快,整整用了半个小时才到目的地。 在门口两人拿出了证件,检查过后他们去停了车,然后就进了一栋楼里面。 方言还是第一次过来,在大楼进门处看到了一些指示,上面写着“华夏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质量检定中心”、“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华夏药品生物制品标准化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国家新药安全评估中心”…… 后面一连串的各种中心,看的方言眼花缭乱堪比之前在华夏中医研究院看到的各种研究室。 程老对着方言说道: “这里以检定工作为主,每年检验药品,生物制品,还有医疗器械近万,检定的疑难菌种每年更是数不胜数。” “每年都可以向国内各单位提供教学,研究,检验的医学菌种。” “他们这里仪器也是国内最先进的,大多数都是进口的,不过都不在这栋楼里面,这次没办法带你去看了。” 方言对这里的情况知道的很清楚,不过还是很受用的点点头。 至于仪器,前世见过的先进检定仪器那就多了,这年头的东西还不足以引起他的好奇心,要说这里有本什么古药方,或者新研究的中医器械,他估计还能感兴趣一些。 刚说着说着,就看到前面出现了一个中医电针室。 这下方言脑海里,一下就想起这玩意儿的有关资料。 1825年的时候,它被法国医生萨朗弟爱发明出来,1951年在国内已经有人开始用了,但是一直都不温不火,方言前世倒是用过几次,主要是用于“筋骨病”这类疗法里。 在不会针灸得气的医生手里,用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而程老路过的时候,明显冷哼了一声。 方言才想起来,程老是联合国国际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 他执着传统针灸,电针这东西估计在他眼里,就是个邪门歪道的东西。 方言好奇的问道: “程老,您研究过这个电针没?” 程老点点头: “当然研究过了,不过没研究出啥名堂。” 方言点点头,想来也对,人家是华夏中医针灸研究室的主任,怎么可能没研究这些东西。 又走了几步,然后方言看到前面的牌子,说道: “哟,您看,前面还有水针。” 程老没好气的说道: “什么水针,其实就是穴位注射。” “研究这玩意儿,还不如花点功夫去研究耳穴疗法的临床呢。” 方言想到后世的一些针灸新发现,对着程老笑着说道: “也不能这么说,百花齐放嘛,研究本来就不是一条线的。” “没准哪天他们就研究出新东西了。” 听到这话程老倒是没有反驳。 反倒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