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蔡教授还很少见到陈大导这么失态的时候。 而且他这个评价是正儿八经的,不是那种给面子随便点评一下。 就比如刚才自己带过来的稿子,是新加入作协的一个后辈写的,他给陈怀恺看的时候,人家就只是很礼貌的给了一些点评,说了一些勉励的话。 也就只是给了个面子,但并没有看上稿子。 一切都是人情世故,两人也都是心照不宣。 但是方言带过来的稿子,陈怀恺看了过后,表现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开始的时候,要不是给面子,那个《黑土情深》的书名一出来,这书就可以不用看了。 这就是他们的直觉,这题目一看就是一股菜鸟的味道。 看一眼都能想到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垃圾。 但是谁能想到,看完之后陈怀恺出现了这种反应。 不光是蔡教授,就连陈楷歌都是一脸诧异的凑了上去。 不过这时候稿子已经率先被蔡教授拿走了,陈楷歌只好对着老爹询问: “这写的是什么?” “黑土情深是写农民和土吗?” 面对自己儿子的问题,陈怀恺说道: “写的是知青下乡的故事。” 陈楷歌有些纳闷的问道: “知青下乡的故事,这不是几年前早就有一些了吗?” 陈怀恺说道: “这个故事和那些不一样,那些都是号召知青下乡的,他这本的基调就不一样,是一本创新和探索性的知青,反正一时间我也给你说不明白,你待会儿也看看就知道了。” “是嘛?”陈楷歌脸上有些诧异。 很少见到老爹这么高评价的了。 陈怀恺说道: “当然了,这个作者很厉害啊,他一边写一边成长,字里行间都能看到他的进步,并且他的视角很奇特,以前根本没有人写过。” 陈楷歌听到这话,被说的有点抓心挠肝的,但是稿子又在蔡教授手里,他就只能等着。 这时候陈怀恺看向带来稿子的方言,他说道: “方言同志,你弟弟的这本,肯定还有后续的章节还没带过来是吧?” 方言笑着点点头,然后回应道: “因为目前正在创作中,所以只把前面写好的带过来了。” 现在看的出来,只带三个故事来策略是正确的。 而且这个效果比自己想的还要好不少。 陈怀恺根本就没有点评,说什么意见,直接就开始了猛夸。 这态度肯定不是给自己面子,而是真的被内容打动了。 已经算是超出方言预期了。 陈怀恺听到方言模棱两可的回答,略微沉吟了一下后,问道: “他是想把作品改编成话剧?还是电影?” 说完顿了顿,然后又拿起自己桌上的一本《人民文学》对着方言问道: “又或者是打算走出版社发出去?” 方言说道: “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得到认可的渠道越多越好了。” 陈怀恺听到这话后露出个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现在就是摸不透方言拿着稿子去见过多少业内人士了。 所以他连一点意见都没提,生怕自己逼逼两句,人家就有其他选择了。 而且关键这本的一些小瑕疵也根本不是事儿。 最多就让改改名字罢了。 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先开门见山: 第(1/3)页